[实用新型]一种山岭钻爆隧道初次衬砌的力学响应监测设备安装机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55503.3 | 申请日: | 2020-06-21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0976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东明;陈明巧;黄宏伟;周鸣亮;吴云清 | 申请(专利权)人: | 同济大学 |
| 主分类号: | G01D21/02 | 分类号: | G01D21/02;E21F17/18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律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1290 | 代理人: | 叶凤 |
| 地址: | 20009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山岭 隧道 初次 衬砌 力学 响应 监测 设备 安装 机构 | ||
本申请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监测技术,提供一种山岭钻爆隧道初次衬砌的力学响应监测设备安装机构。使用钻爆法开挖山岭隧道时,布置完成初衬所需的初衬钢筋网后,在初衬钢筋网指定位置绑扎一定大小封好盖板的预埋箱体,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将预埋箱体盖板打开,利用预埋箱体内腔设备底座安装监测设备,对初衬力学响应进行监测,保障施工安全。二衬施工之前将监测设备拆除并用混凝土将预埋箱体内腔空间填满,保证初衬结构的完整和安全。通过本申请,可以防止初衬的监测设备被爆破时飞溅的碎石砸伤损坏,能够在掌子面爆破后第一时间对隧道初衬进行高效、安全地监测。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隧道及地下工程、施工监测技术,尤其涉及一种山岭钻爆隧道初次衬砌的力学响应监测设备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在山岭隧道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建设区域地质环境复杂,工程事故发生概率大,由于掌子面前方所处地质环境不可预知,存围岩状况不确定,易发生不可预知的工程灾害,故借助现代化监测手段对隧道施工过程中围岩及支护结构的力学响应进行监测,反映隧道施工对周围环境的影响程度,可以确保隧道工程施工的安全顺利进行,减少和避免不必要的损失。
隧道施工期若采用一般的人工监测方法,存在监测频率低、误差大、人员安全风险大等缺点,目前一种新型的无线智慧感知系统凭借其全天候、精确度高、自动化等优点在隧道监测中发挥了越来越大的作用。
在采用钻爆法开挖的山岭隧道施工时,掌子面附近往往会有较多碎石飞射,极有可能砸到布设在掌子面附近的支护结构力学响应监测设备,这对于高精度的监测设备而言是非常大的安全隐患,针对以上现状,迫切需要开发一种隧道初期支护监测设备安装机构,以降低该类设备在实际应用中的安全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申请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山岭钻爆隧道初次衬砌的力学响应监测设备安装机构,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申请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山岭钻爆隧道初次衬砌的力学响应监测设备安装机构,其特征在于,包括监测设备和预埋箱体;
所述的监测设备包括用于测量隧道衬砌结构收敛的激光传感器、用于测量隧道衬砌结构姿态变化的倾角传感器、用于测量隧道内部温度的电子温度计、用于测量隧道纵向不均匀沉降的静力水准仪;监测设备底部设置有铰接螺栓孔;
所述的预埋箱体由箱身、盖板、连接板和设备底座组成,用于固定和保护监测设备;所述的预埋箱体为密封防水结构;所述的箱身和盖板强度应经过现场试验,确保在初衬喷射混凝土施工完成后能够保证结构完整;所述的连接板固定安装于预埋箱体内腔底部,连接板上有若干个带螺纹的螺栓孔,可用于连接设备底座;所述的设备底座底板上预留有若干个螺栓孔,若干个螺栓孔数量、位置与连接板上若干个带螺纹的螺栓孔一致,可利用若干颗螺栓将设备底座若干个螺栓孔与连接板若干个螺栓孔固定连接;所述的设备底座顶部设置有铰接螺栓孔,可利用铰接螺栓将其与监测设备铰接螺栓孔固定连接;
所述的预埋箱体所需要的安全空间尺寸根据监测设备的尺寸、初衬混凝土厚度综合计算得到;预埋箱体底板的长、宽尺寸需要在安全空间尺寸基础上沿各边额外延伸一定长度,通过延伸部分与后期喷射混凝土达到嵌入固定的效果,使预埋箱体更加牢固地将固定在初衬结构上;预埋箱体底板每边延伸处应布设若干个绑扎孔,用于将预埋箱体固定在初衬钢筋网上。
施工过程:
初衬钢筋网布置好之后,将若干根铁丝穿过预埋箱体底板每边延伸处的若干个孔洞中,再利用上述若干根铁丝将封好盖板的预埋箱体绑扎到初衬钢筋网上,从而实现预埋箱体与初衬钢筋网的紧密结合;预埋箱体安装时,预埋箱体底板面向初衬钢筋网方向,预埋箱体盖板面向山岭隧道临空方向;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同济大学,未经同济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550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