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环保余热利用热水器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52257.6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7796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3 |
发明(设计)人: | 邱冬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金巨源热能技术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4H9/00 | 分类号: | F24H9/00;F24H9/18;F24C13/00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航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530 | 代理人: | 乔浩刚 |
地址: | 201599 上海***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环保 余热 利用 热水器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环保余热利用热水器,包括余热升温水箱,余热升温水箱内部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水箱,余热升温水箱外部左侧且靠近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循环水泵,循环水泵的输入端延伸至余热升温水箱的内部,余热升温水箱内部的左侧且与循环水泵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过滤网,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循环进水管,循环进水管的输出端连通有加热螺旋管,加热螺旋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余热利用板,加热螺旋管的右侧输出端连通有循环出水管,循环出水管远离加热螺旋管的一端与余热升温水箱底部连通,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该一种环保余热利用热水器,达到了实现多种热源利于加热水,提高资源利用率,降低人员清理难度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热水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环保余热利用热水器。
背景技术
热水器就是指通过各种物理原理,在一定时间内使冷水温度升高变成热水的一种装置。按照原理不同可分为电热水器、燃气热水器、太阳能热水器、磁能热水器、空气能热水器,暖气热水器等。
目前热水器热源单一,热水器不能利用其他热源的余热进行加热,对能源造成浪费,并且也增加了热水器自身资源的消耗,传统电热水器的加热棒上容易堆积水垢,水垢对加热质量造成影响,人工清理水垢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一)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余热利用热水器,解决了目前热水器热源单一,热水器不能利用其他热源的余热进行加热,对能源造成浪费,并且也增加了热水器自身资源的消耗,传统电热水器的加热棒上容易堆积水垢,水垢对加热质量造成影响,人工清理水垢较为繁琐的问题。
(二)技术方案
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环保余热利用热水器,包括余热升温水箱,所述余热升温水箱内部右侧的上方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水箱,所述余热升温水箱外部左侧且靠近下方的位置固定连接有循环水泵,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入端延伸至余热升温水箱的内部,所述余热升温水箱内部的左侧且与循环水泵对应的位置固定连接有过滤网,所述循环水泵的输出端连通有循环进水管,所述循环进水管的输出端连通有加热螺旋管,所述加热螺旋管的外部固定连接有余热利用板,所述加热螺旋管的右侧输出端连通有循环出水管,所述循环出水管远离加热螺旋管的一端与余热升温水箱底部连通。电加热棒可对电加热水箱内部水源加热,同时将导热片面靠近燃气灶的周围,通过调节丝杆调节导热片的高度位置,燃气灶工作时,周围散发的余热对导热片加热,同时导热片对加热螺旋管加热,循环水泵将余热升温水箱内部的水源在加热螺旋管内循环流动,从而实现余热升温水箱内部水源的加热,实现利用燃气灶的余热加热。
优选的,所述余热升温水箱与电加热水箱右侧且靠近下方的位置均连通有出水管,位于所述电加热水箱内部的出水管左侧固定连接有驱动风扇。电加热水箱内部的出水管排水时,水流带动驱动风扇转动,从而增加出水管周围水的流动性,避免水垢残渣对出水管堵塞。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水箱内部的顶端固定连接有电加热棒,所述电加热棒靠近上方的位置通过紧固限制块与电加热水箱固定连接,所述电加热棒的外部表面套设有擦拭切块。
优选的,所述电加热水箱内部的顶端贯穿且转动连接有传动套杆,所述传动套杆的内部贯穿且螺纹连接有传动螺纹杆,所述传动螺纹杆的底部与擦拭切块固定连接,所述传动套杆位于电加热水箱外部的轴心处固定连接有调节旋块。节旋块可带动传动螺纹杆上下移动,从而擦拭切块可在电加热棒表面往复移动擦拭,实现水垢的脱落。
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板的正面位置固定连接有导热片,所述导热片的外侧固定连接有磁铁。
优选的,所述余热利用板底部的两侧均匀固定连接有调节丝杆,所述调节丝杆的底部套设且螺纹连接有调节支腿。
(三)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环保余热利用热水器。具备以下有益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金巨源热能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金巨源热能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5225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