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弧炉用石墨电极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8051.6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8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发明(设计)人: | 夏子跃;韩宝俊;周卓先;邢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11/10 | 分类号: | F27D11/10;F27D9/00 |
代理公司: | 合肥初航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71 | 代理人: | 谢永 |
地址: | 230041 ***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弧炉 石墨电极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弧炉用石墨电极,属于石墨电极制品领域,一种电弧炉用石墨电极,包括石墨电极本体,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外部套设有若干夹持固定环,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电极头,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的左端贯穿电极头并延伸至电极头的左端,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右端开设有接口连接槽,通过接口连接槽使得多个石墨电极本体之间可以通过电极接头进行连接,方便组成合适长度的电极,之后将石墨电极本体放入电弧炉内进行使用,使用时通过通风通道通入惰性气体对石墨电极本体进行风冷降温,以减少石墨电极表面氧化,气体在通风通道的内部有效形成气体湍流,换热效率高,降温效果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石墨电极制品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电弧炉用石墨电极。
背景技术
石墨电极是在电弧炉中以电弧形式释放电能对炉料进行加热熔化的导体,具体是指以石油焦、沥青焦为骨料,煤沥青为黏结剂,经过原料煅烧、破碎磨粉、配料、混捏、成型、焙烧、浸渍、石墨化和机械加工而制成的一种耐高温石墨质导电材料,称为人造石墨电极(简称石墨电极),以区别于采用天然石墨为原料制备的天然石墨电极。
石墨电极的作用是把电流导入炉内,电极与炉内金属炉料之间产生高温电弧,石墨电极的消耗直接影响钢冶炼生产成本。电炉炼钢生产中,在冶炼过程中石墨电极被连续消耗,电极消耗主要涉及三个方面:一是尖端起弧温度达3000℃,造成高温升华;二是石墨电极侧面与空气发生氧化消耗;三是机械损耗。其中侧面氧化消耗占总消耗量的50-70%。
石墨电极在工作时温度较高,加快了石墨电极本身的氧化速度,缩短了石墨电极的使用寿命,现有技术提供了电极单元上设置通孔利用惰性气体风冷降温的技术方案,以减少石墨电极表面氧化,延长石墨电极使用寿命,现有的电弧炉用石墨电极,惰性气体在石墨电极内流动过程中不能有效形成气体湍流,使得气体的换热效率不够理想,降温效果不够好。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弧炉用石墨电极,具备惰性气体在石墨电极内有效形成气体湍流,换热效率高,降温效果好,延长石墨电极整体使用寿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电弧炉用石墨电极,惰性气体在石墨电极内流动过程中不能有效形成气体湍流,使得气体的换热效率不够理想,降温效果不够好的问题。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电弧炉用石墨电极,包括石墨电极本体,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外部套设有若干夹持固定环,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电极头,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内部开设有通风通道,所述通风通道的左端贯穿电极头并延伸至电极头的左端,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右端开设有接口连接槽,所述石墨电极本体的右端设置有漏电保护块,使用时,工作人员通过夹持固定环连接吊装机械,实现对石墨电极本体的搬运和安装,通过接口连接槽使得多个石墨电极本体之间可以通过电极接头进行连接,方便组成合适长度的电极,之后将石墨电极本体放入电弧炉内进行使用,使用时通过通风通道通入惰性气体对石墨电极本体进行风冷降温,以减少石墨电极表面氧化,气体在通风通道的内部有效形成气体湍流,换热效率高,降温效果好,延长石墨电极本体整体使用寿命。
优选的,所述电极头为圆锥台体,所述电极头与石墨电极本体之间为一体结构,提高结构一致性,方便整体使用。
优选的,所述电极头的左端固定安装有石墨烯导电环,石墨烯导电环具有极佳的导电效率,可以加大石墨电极本体的放电量,增加工作效率。
优选的,所述通风通道从右至左依次设置有压缩段、平整段和释放段,使得惰性气体在通风通道内部经过加压、整流和减压的过程,惰性气体在通风通道形成气体湍流,提高换热效率。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未经合肥炭素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805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