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47334.9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5191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 发明(设计)人: | 彭向;彭向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菱电气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P5/74 | 分类号: | H02P5/74;H02P27/04 |
| 代理公司: | 青岛鼎丞智佳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7277 | 代理人: | 曲志乾 |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青***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变频器 同步 控制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属于变频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包括底板、主耳板、副耳板和组合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壁活动连接所述主耳板,所述底板的右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副耳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板,该种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通过配件的组合运用,可在底板的两侧安装配合主组合栓和副组合栓进行螺纹连接的主耳板和副耳板,以使底板在进行控制器承接过程中可进行两端的延长,便于适应不同的安装位置,增加安装的配合度,安装方式灵活有效,同时在底板的顶部安装组合板,组合板的顶部具有携带限位板的槽体,可与控制器底部的滑杆进行滑动组合,在维护和检修中方便拿取,达到了快速悬挂组合的目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变频器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
背景技术
变频器是应用变频技术与微电子技术,通过改变电机工作电源频率方式来控制交流电动机的电力控制设备,变频器主要由整流(交流变直流)、滤波、逆变(直流变交流)、制动单元、驱动单元、检测单元微处理单元等组成。
变频器靠内部IGBT的开断来调整输出电源的电压和频率,根据电机的实际需要来提供其所需要的电源电压,进而达到节能、调速的目的,另外,变频器还有很多的保护功能,如过流、过压、过载保护等等。随着工业自动化程度的不断提高,变频器也得到了非常广泛的应用。
而在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的使用中,同步控制是一种常用到的工控技术,同步,顾名思义就是要按照一定比率来协调主机和从机之间的位置、转速、扭矩等量,同步控制器一般有两类常用到的工控技术,同步,顾名思义就是要按照一定比率来协调主机和从机之间的位置、转速、扭矩等量,同步控制器一般有两类。一类是和张力系统连同一起来使用的,象张力控制器也是一种同步控制器件,这类型的同步是以转速和扭矩等量的同步来实现的;另一类是空间定位控制器,就是位置同步,一般应用于机器人,数控机床,飞剪等系统的轴间联动使用,是一种轴间的位置跟踪定位。同步控制器有嵌入式设定参数的,也有直接可编程类的。
而在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的组合使用中,就需要预先组合安装,现有的安装方式为配合固定件对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进行组合,这就对安装的位置提出了要求,安装的灵活性差,且在需要对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进行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拆卸繁琐,无法达到快速组合的目的。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现有的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的组合使用中,就需要预先组合安装,现有的安装方式为配合固定件对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进行组合,这就对安装的位置提出了要求,安装的灵活性差,且在需要对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进行维护和检修的过程中拆卸繁琐,无法达到快速组合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变频器同步控制装置,包括底板、主耳板、副耳板和组合板,所述底板的左侧壁活动连接所述主耳板,所述底板的右侧壁活动连接所述副耳板,所述底板的顶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所述组合板,所述组合板的顶部滑动连接有控制器,所述底板的左侧壁螺纹连接有主组合栓,所述主组合栓的左侧壁螺纹连接所述主耳板,所述主耳板的顶部开设有主孔,所述底板的右侧壁螺纹连接有副组合栓,所述副组合栓的右侧壁螺纹连接所述副耳板,所述副耳板的顶部开设有副孔,所述组合板的顶部一体成型连接有主槽和副槽,所述主槽和所述副槽的内部通过螺丝固定连接有主槽限位板和副槽限位板,所述控制器的输出端螺纹连接有外接板,所述外接板的电性输出端与所需同步结构的电性输入端电性连接,所述控制器的底部粘接有与所述主槽和所述副槽相匹配的滑杆。
优选的,所述底板的顶部粘接有接触板,所述接触板的顶部与所述组合板的底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主耳板的整体结构与所述副耳板的整体结构相同。
优选的,所述主槽和所述副槽的开设位置与所述滑杆的安装位置相对立。
优选的,所述主组合栓和所述副组合栓的数量均为两个,两个所述主组合栓和两个所述副组合栓安装在同一水平线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菱电气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菱电气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733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