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L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构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5117.6 | 申请日: | 2020-06-19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020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26 |
发明(设计)人: | 杨东海;邓欣吉;李照永;杨洁;彭诗苡;刘跃;李松博;范双;陆灿;徐国杰;王大伟;杨铠铨;舒宁;吕明;钟生伟;夏体波;李明;于海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B2/56 | 分类号: | E04B2/56;E04B1/41;E04B1/98;E04H9/02 |
代理公司: | 贵阳中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52100 | 代理人: | 李余江;程新敏 |
地址: | 550033 贵州省贵阳***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剪力 边缘 构件 连接 构造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L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构造,包括现浇混凝土L型边缘构件,所述现浇混凝土L型边缘构件的上端和水平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预制墙体和两个第二预制墙体,所述第一弯钩和两个第二弯钩均与下侧的第二水平折形拉筋勾连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弯钩与下侧的第一水平折形拉筋勾连连接,两个所述第四弯钩与最远侧的第二竖直折形拉筋勾连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弯钩分别与远侧的第一竖直折形拉筋和近侧的第二竖直折形拉筋勾连连接。本实用新型结构合理,实现第一预制墙体和第二预制墙体与现浇混凝土L型边缘构件连接在一起的同时,也实现第一预制墙体和第二预制墙体之间的连接,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更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L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构造。
背景技术
现有技术公开了公告号CN205776901U的一种L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构造,现浇混凝土L型边缘构件的两墙肢分别与预制墙体一字型连接,所述预制墙体的两侧设置预制板和中间的现浇混凝土叠合形成,在所述预制板之间还夹有桁架钢筋与所述预制板的内侧连接,所述预制板内的墙体水平筋从所述预制板的一端伸出,埋入所述现浇混凝土L型边缘构件的对应墙肢内,两个方向的所述墙体水平筋互不相交。有益效果为:利用预制墙体内的墙体水平筋分别伸入L型边缘构件内,能达到节材,节省人工,降低现场施工难度,达到大规模快速施工的要求,且与现行的抗震节点做法契合。
其将预制墙体通过水平筋与现浇混凝土L型边缘构件浇筑连接,其稳定性不足,主要因为水平筋只是通过浇筑与现浇混凝土L型边缘构件连接,需要进行改进,增加其连接稳定性足的同时也可以增加其抗震效果,因此我们设计了一种L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构造来解决以上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L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构造,其实现第一预制墙体和第二预制墙体与现浇混凝土L型边缘构件连接在一起的同时,也实现第一预制墙体和第二预制墙体之间的连接,整体的稳定性和抗震性更好。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L型剪力墙边缘构件的连接构造,包括现浇混凝土L型边缘构件,所述现浇混凝土L型边缘构件的上端和水平端分别设有两个第一预制墙体和两个第二预制墙体,两个所述第一预制墙体内均伸出与其浇筑一起的第一竖直折形拉筋和第二竖直折形拉筋,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折形拉筋并排设置且相抵,两个所述第二预制墙体内均伸出与其浇筑一起的第一水平折形拉筋和第二水平折形拉筋,所述第一竖直折形拉筋、第二竖直折形拉筋、第一水平折形拉筋和第二水平折形拉筋的相近端分别设有第一弯钩、第二弯钩、第三弯钩和第四弯钩,所述第一弯钩和两个第二弯钩均与下侧的第二水平折形拉筋勾连连接,另一个所述第一弯钩与下侧的第一水平折形拉筋勾连连接,两个所述第四弯钩与最远侧的第二竖直折形拉筋勾连连接,两个所述第三弯钩分别与远侧的第一竖直折形拉筋和近侧的第二竖直折形拉筋勾连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折形拉筋之间和两个第一水平折形拉筋之间均通过扎丝相连接。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竖直折形拉筋位于两个第二竖直折形拉筋之间。
优选地,两个所述第一水平折形拉筋位于两个第二水平折形拉筋之间。
优选地,所述第一弯钩、第二弯钩、第三弯钩和第四弯钩分别与第一竖直折形拉筋、第二竖直折形拉筋、第一水平折形拉筋和第二水平折形拉筋一体成型。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为:
1、将第一弯钩、第二弯钩、第三弯钩和第四弯钩与第一竖直折形拉筋、第二竖直折形拉筋、第一水平折形拉筋和第二水平折形拉筋连接,且连接处通过扎丝捆绑,整体的安装和操作简单快捷,且不需要增加额外的钢筋,减少了施工周期和成本。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未经贵州建工集团第四建筑工程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511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