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正极片、具有内部空间的电池卷芯及圆柱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2498.2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8453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30 |
发明(设计)人: | 欧阳浩淼;周皖岳 | 申请(专利权)人: | 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4/13 | 分类号: | H01M4/13;H01M10/0587;H01M10/0525 |
代理公司: | 合肥市长远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4119 | 代理人: | 张艳萍 |
地址: | 230000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正极 具有 内部空间 电池 圆柱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正极片、具有内部空间的电池卷芯及圆柱电池,一种正极片,所述正极片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距布置的孔洞。一种具有内部空间的电池卷芯,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正极片。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电池卷芯。本实用新型可有效缓解由结构紧密带来的电解液供应不足的问题,并解决目前大圆柱电池充放电循环后析锂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正极片、具有内部空间的电池卷芯及圆柱电池。
背景技术
目前动力电池领域,以结构划分,主要包括方形铝壳、圆柱铝壳和软包电池三大类,以特斯拉为代表的整车厂带动了圆柱电池的动力领域的蓬勃发展。圆柱电池具有高能量密度和高一致性的优点,前期18650型号的圆柱电池主要在数码领域应用较多,但随着新能源汽车对锂离子电池的旺盛需求,动力圆柱电池也得到了长足发展。为了便于后期配组,圆柱电池型号已经不限于18650型号的小圆柱,更大尺寸的圆柱电池,如21700、26650和32135等,被认为更合适用于动力电池领域。但同时,随着尺寸的增大,也会带来一些突出的问题。例如,圆柱电池由于内部空间更紧致,并且圆形结构的束缚力强,电池基本零膨胀,导致大圆柱电池在高度方向上容易浸润不良,特别是中部区域离两端最远,在电池充放电一段时间后出现电解液不足,造成电池析锂和容量损失。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正极片、具有内部空间的电池卷芯及圆柱电池。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正极片,所述正极片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距布置的孔洞。
优选地,各孔洞面积总和小于或等于正极片总面积的5%。
优选地,孔洞位于正极片的中轴线上。
优选地,孔洞为规则的几何形状。
优选地,孔洞为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优选地,正极片包括极耳留白区域和极片敷料主区域,孔洞位于极片敷料主区域。
一种具有内部空间的电池卷芯,包括如上述所述的正极片。
优选地,还包括第一隔膜、负极片和第二隔板,所述正极片、第一隔膜、负极片、第二隔板依次层叠并卷绕以形成所述电池卷芯。
一种圆柱电池,包括:具有内部空间的电池卷芯。
优选地,正极片上孔洞在卷绕方向上的间距大于所述圆柱电池周长的1/2。
本实用新型中,通过在正极片中轴方向上制作一定数量的孔洞,待其卷绕成卷芯后,孔洞处可以储存一定数量的电解液,缓解由结构紧密带来的电解液供应不足的问题。同时,孔洞的存在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卷芯中部的应力集中,有利于提升电池在此区域的动力学性能,结合上述电解液供应的缓解,可以很大程度上解决目前大圆柱电池充放电循环后析锂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说明。
如图1-2所示,图1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一;图2为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正极片的结构示意图二。
参照图1-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正极片,所述正极片上设有沿其长度方向间距布置的孔洞1。
此外,为了保障电池容量不至于降低太多,本实施例中,各孔洞1面积总和小于或等于正极片总面积的5%。且孔洞1位于正极片的中轴线上。
本实施例中,孔洞1为规则的几何形状或者为不规则的几何形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未经合肥国轩高科动力能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249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高端装备制造用重型运输设备
- 下一篇:一种废旧锂离子电池回收铝壳处理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