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极耳引线的有效缓冲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42350.9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2316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张计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M50/531 | 分类号: | H01M50/531 |
| 代理公司: | 厦门龙格思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5251 | 代理人: | 黄庆鹊 |
| 地址: | 350015 福建省福州市马***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引线 有效 缓冲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极耳引线的有效缓冲结构。所述A支架叠放在B支架的上端,所述A支架上设置一组A支架极耳片,所述B支架上设置一组B支架极耳片,一个所述A支架极耳片和一个B支架极耳片之间通过一个线缆连接。本实用新型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绝缘层容易出现提前衰老破裂的风险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池领域,具体是一种极耳引线的有效缓冲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进步和发展,仓储、家庭、出行等方面的智能化,可移动的消费类电子产品的多元化,电池作为清洁能源的提供者,使其越来越受到广大消费者的追捧和青睐,成为电子产品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在应用过程中,电池作为能源的输出端,降低零部件之间存在的连接应力,降低组件之间在使用过程中的应力释放带来的潜在风险的失效率。提高电池组内部各组配件之间的“和谐”连接,为有效延长电池组应用使用寿命,为用户提供更为安心,提高用户认可度成为一项非常有意义的研究课题。
现有的电池极耳引线在连接中存在焊接之后弯折区域存在应力,在长期的使用加剧高低温发热产生的线材老化,即绝缘层容易出现提前“衰老”破裂的风险。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极耳引线的有效缓冲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绝缘层容易出现提前“衰老”破裂的风险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极耳引线的有效缓冲结构,所述缓冲结构包括A支架1、B支架2和线缆3,所述A支架1叠放在B支架2的上端,所述A支架1上设置一组A支架极耳片1-4,所述B支架2上设置一组B支架极耳片2-4,一个所述A支架极耳片1-4和一个B支架极耳片2-4之间通过一个线缆3连接;
所述A支架1的一个外侧面底端中心设置筋Ⅰ1-1与筋Ⅱ1-2,所述筋Ⅰ1-1与筋Ⅱ1-2的上方设置带孔架Ⅰ1-3,带孔架Ⅱ2-3的左上方或右上方设置A支架极耳片1-4,
所述B支架2的一个外侧面顶端中心设置筋Ⅲ2-1与筋Ⅳ2-2,所述筋Ⅲ2-1与筋Ⅳ2-2的下方设置带孔架Ⅱ2-3,所述带孔架Ⅱ2-3的左下方或右下方设置B支架极耳片2-4。
进一步的,所述筋Ⅰ1-1与筋Ⅲ2-1相对应,所述筋Ⅱ1-2与筋Ⅳ2-2相对应。
进一步的,所述带孔架Ⅰ1-3和带孔架Ⅱ2-3的孔距相等,所述带孔架Ⅰ1-3的孔距大于等于筋Ⅰ1-1与筋Ⅱ1-2之间的距离。
进一步的,所述筋Ⅰ1-1、筋Ⅱ1-2、筋Ⅲ2-1与筋Ⅳ2-2为筒形、方形、长方形、弧形和椭圆形。
进一步的,所述带孔架Ⅰ1-3和带孔架Ⅱ2-3为筒形、方形、长方形、圆形和椭圆形。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通过长条孔有效的给与线束一定的圆角形成限位空间,并进行了前后方向限位,两根筋在中段形成左右限位,线材圆角空间的形成有效的降低了线材与限位结构之间的应力磨损,提高了线材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爆炸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2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如图1~2,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未经福建飞毛腿动力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2350.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用于汽车座椅的连续式调角器装置
- 下一篇:一种潜水电机定子铁芯压装工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