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钦针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40290.7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5595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05 |
发明(设计)人: | 赵月均;傅建新;胡培贤;宣晓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凯强轻纺机械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35/02 | 分类号: | D04B35/02 |
代理公司: | 杭州亿创果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3339 | 代理人: | 陈晓宇 |
地址: | 3118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钦针机构,包括底座、针头座和钦针头,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针头座包括用于安装钦针头的安装部和位于通孔内的旋转杆,所述钦针头设置在安装部,所述旋转杆可旋转设置在钦针座的通孔内,所述针头座的旋转杆外侧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为设置在旋转杆中部的环形槽。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钦针机构中的针头座的旋转杆上设有避让槽,避让槽设置在总部,保证旋转杆的两端与通孔挣够更好的接触,减少钦针头在转动过程中的晃动幅度,减少打针现象的出现。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新型钦针机构。
背景技术
现有的普通织袜机的钦针的针头座的旋转杆的长度为17厘米,直径为8厘米,在针头座相对底座灵活转动时,钦针头的晃动比较大,容易出现钦针过程中打针现象。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提供一种新型钦针机构,能够有效解决钦针头和针头座在旋转过程中相对底座出现大幅度晃动,减少打针现象的出现,提高生产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发明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新型钦针机构,包括底座、针头座和钦针头,所述底座上开设有通孔,所述针头座包括用于安装钦针头的安装部和位于通孔内的旋转杆,所述钦针头设置在安装部,所述旋转杆可旋转设置在钦针座的通孔内,所述针头座的旋转杆外侧设有避让槽,所述避让槽为设置在旋转杆中部的环形槽。
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了上述技术方案的新型钦针机构,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钦针机构中的针头座的旋转杆上设有避让槽,避让槽设置在总部,保证旋转杆的两端与通孔挣够更好的接触,减少钦针头在转动过程中的晃动幅度,减少打针现象的出现。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侧面设有若干转珠,所述转珠部分突出旋转杆的侧面设置,所述通孔的孔壁上设有开槽,所述转珠突出部分与开槽接触,在针头座相对底座转动的过程中,转珠能够相对旋转杆和底座发生转动,转珠与开槽内壁接触,能够减少旋转杆在通孔内晃动的空隙,同时能够保证旋转杆在通孔内顺畅转动。
优选的,所述转珠设置在避让槽的下部或/和上部。
优选的,还包括挡圈,所述挡圈设置在所述底座中,所述挡圈位于通孔远离钦针头的一端。
优选的,所述安装部上设有用于固定钦针头的安装孔。
优选的,所述钦针座的旋转杆的长度为20至25厘米。相比现有的针头座,针头座的旋转杆长度加长,能够有效减小钦针过程中的晃动量,保证钦针过程的平稳。
优选的,所述旋转杆的直径为9至12厘米。相比现有的针头座,针头座的旋转杆的直径加大,进一步减小钦针的欢动量。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新型钦针机构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针头座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施例中新型钦针机构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1、底座;11、通孔;111、开槽;2、针头座;21、安装部;211、安装孔;22、旋转杆;221、避让槽;222、转珠;3、钦针头;4、挡圈。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
如图1至3所示的新型钦针机构,包括底座1、针头座2和钦针头3,底座1上开设有通孔11,针头座2包括用于安装钦针头3的安装部21和位于通孔11内的旋转杆22,钦针头3通过安装孔211固定在安装部21上,旋转杆22可旋转设置在钦针座的通孔11内,针头座2的旋转杆22外侧设有避让槽221,避让槽221为设置在旋转杆22中部的环形槽。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凯强轻纺机械有限公司,未经浙江凯强轻纺机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40290.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