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应用于高精度变形监测的组合式强制对中测量标志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9927.0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3212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06 |
发明(设计)人: | 方小龙;王森;宋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方小龙 |
主分类号: | G01C15/08 | 分类号: | G01C15/08;G01C5/00 |
代理公司: | 西安佳士成专利代理事务所合伙企业(普通合伙) 61243 | 代理人: | 薛涛 |
地址: | 710024 陕西省西安市***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应用于 高精度 变形 监测 组合式 强制 测量 标志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应用于高精度变形监测的组合式强制对中测量标志,包括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上方的棱镜连接头;该应用于高精度变形监测的组合式强制对中测量标志,在进行高边坡、大坝变形监测时,将棱镜连接头和十字形连接杆进行组装,可以将棱镜卡入棱镜连接头,即可精确对中;在进行建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时,将棱镜连接头与L型连接杆组合作为共用测量标志,直接在标志上立水准尺即可测量;水平位移测量时,将棱镜卡入棱镜连接头,即可精确对中,具有操作简单,误差较小,工作量少的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应用于高精度变形监测的组合式强制对中测量标志。
背景技术
在进行高边坡、大坝变形监测时,传统测量方法采用布置测钉等常规测量标志,辅以带对中杆的棱镜来进行测量,此方法由于人工对中会产生较大误差;在建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时,由于常规沉降监测标志无法放置棱镜进行水平位移监测,传统测量方法需要将水平位移监测点同沉降监测点分开布设,增加工作量,且常规水平位移监测采用带对中杆的棱镜进行测量,同样由于人工对中会产生较大误差。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测量大坝或建筑物的水平位移及沉降时存在较大误差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应用于高精度变形监测的组合式强制对中测量标志,包括连接杆,设置于连接杆上方的棱镜连接头。
所述连接杆的中部上方设置有螺纹孔。
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上方设置有螺纹孔。
所述棱镜连接头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
所述棱镜连接头的上端设置有金属球。
所述连接杆是由直径为12mm实心钢棒制成。
所述棱镜连接头是由直径10mm的实心钢棒制成。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应用于高精度变形监测的组合式强制对中测量标志,不需要设置测钉,而且能够避免人工进行棱镜的对中操作,提高了检测的精度;在进行高边坡、大坝变形监测时,将棱镜连接头和十字形连接杆进行组装,可以将棱镜卡入棱镜连接头,即可精确对中;在进行建筑物水平位移及沉降监测时,将棱镜连接头与L型连接杆组合作为共用测量标志,直接在标志上立水准尺即可测量;水平位移测量时,将棱镜卡入棱镜连接头,即可精确对中,具有操作简单,误差较小,工作量少的优点。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为应用于高精度变形监测的组合式强制对中测量标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2为应用于高精度变形监测的组合式强制对中测量标志的结构示意图一。
图中:1、连接杆;2、棱镜连接头;3、金属球。
具体实施方式
为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达成预定目的所采取的技术手段及功效,以下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结构特征及其功效,详细说明如下。
实施例1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如图1、图2所示的应用于高精度变形监测的组合式强制对中测量标志,包括连接杆1,设置于连接杆1上方的棱镜连接头2,所述棱镜连接头2为棱镜的强制对中装置,实际应用中,只需要将棱镜卡入棱镜连接头2中,以便测量时进行精准对中。
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1上设置有螺纹孔,所述棱镜连接头2的下端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外螺纹与螺纹孔吻合,螺纹孔的深度不超过10mm。
进一步的,所述棱镜连接头2的上端设置有金属球3,金属球3为直径10mm的实心钢球体,金属球3是用于将棱镜卡入棱镜连接头2,以便进行对中操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方小龙,未经方小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9927.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