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智能手表保护套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7667.3 | 申请日: | 2020-06-18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29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5 |
发明(设计)人: | 庄志伟 | 申请(专利权)人: | 庄志伟 |
主分类号: | G04B37/18 | 分类号: | G04B37/18;G04G1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5157 广东省汕***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智能 手表 护套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领域,公开了一种智能手表保护套结构,包括智能手表主体,还包括一体成型的表壳、第一表带及第二表带,所述表壳的后端扣合连接有后盖,所述智能手表主体的上下两端设有卡槽,所述表壳的内部设有所述智能手表主体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两端内壁设有卡条,所述卡条的一端设有环形承台,所述表壳的后端侧边缘与所述环形承台形成了安置槽,所述后盖恰好能扣接在所述安置槽内形成密封结构。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保护套的结构紧凑,穿戴舒适,稳定性强,安全性高,使用寿命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穿戴设备领域,具体的说涉及一种智能手表保护套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诸如智能手环、智能手表等可穿戴设备因其丰富强悍的功能而广受用户的欢迎,可穿戴智能手表不仅仅只是一种硬件设备,更是一种通过软件支持以及数据交互、云端交互来实现强大功能的一种电子设备,其对人们的生活带来了巨大的便利。但是现有大多数的智能手表跟传统手表一样完全暴露在外,很容易造成智能手表主体的磨损,虽然市面上也出现了一些能手表保护套,但其使用过久后手表主体容易发生松动现象,其保护效果不佳,给消费者带来了极差的用户体验,因此,现有技术有待改进。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技术中的不足,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提供了一种智能手表保护套结构。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方案来实现:一种智能手表保护套结构,其用于保护智能手表主体,所述智能手表主体的上下两端设有卡槽,该保护套包括一体成型的表壳、第一表带及第二表带,所述表壳的后端扣合连接有后盖,所述表壳的内部设有所述智能手表主体的容纳腔,所述容纳腔的两端内壁设有卡条,所述卡条的一端设有环形承台,所述表壳的后端侧边缘与所述环形承台形成了安置槽,所述后盖恰好能扣接在所述安置槽内形成密封结构。
进一步的,所述智能手表主体通过卡槽与卡条的配合限位固定在所述表壳内。
进一步的,所述表壳、第一表带及第二表带由硅胶材料制成,所述第一表带、第二表带分别设置在表壳的两侧。
进一步的,所述卡条设有两个,分别设置在第一表带、第二表带的根部。
进一步的,所述表壳的侧壁设有凹槽及功能按键凸起,所述凹槽的中部设有开关按键孔。
进一步的,所述后盖由塑胶材料制成,其中部设有圆形通孔,其一侧还设有弧形缺口。
进一步的,所述第一表带及第二表带靠近表壳的一端设有透气孔,所述透气孔由多个小圆孔组成。
相对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的智能手表保护套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表壳、第一表带及第二表带,表壳的后端扣合连接有后盖,智能手表主体的上下两端设有卡槽,表壳的两端内壁设有卡条,智能手表主体安装在表壳内通过卡槽与卡条的配合限位固定,结构紧凑,稳定性强,同时通过后盖提供进一步保护,大大降低了智能手表主体的受损风险,提高了使用寿命,触感舒适,提升了用户体验感。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保护套结构的爆炸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保护套结构的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智能手表保护套结构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附图中:1、智能手表主体,2、表壳,3、第一表带,4、第二表带,5、后盖,11、卡槽,21、容纳腔,22、卡条,23、环形承台,31、透气孔,51、圆形通孔,52、弧形缺口。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进行详细阐述,以使实用新型的优点和特征能更易于被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从而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做出更为清楚明确的界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庄志伟,未经庄志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766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级用低摩擦力传送带
- 下一篇:一种防水防爆的工业灯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