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37255.X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2112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孙文宜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文宜 |
| 主分类号: | F42B30/08 | 分类号: | F42B30/08 |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郭绍华 |
| 地址: | 0500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尾翼 无座力 炮弹 | ||
一种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所述炮弹包括弹体部分和长筒尾翼部分;所述弹体部分和长筒尾翼部分首尾相连;所述长筒尾翼部分包括发射药、活塞、浓盐水、内衬薄壁钢筒、外增强型碳纤维管、火帽、栓体、排气槽和后密封盖;所述发射药和浓盐水均装设在内衬薄壁钢筒内,且其中间设置有活塞;所述外增强型碳纤维管套设在内衬薄壁钢筒外;所述火帽连接发射药;所述栓体连接至内衬薄壁钢筒的末端;所述内衬薄壁钢筒尾部内壁上轴向对称设置有4条排气槽;所述后密封盖连接至外增强型碳纤维管的末端;所述栓体的正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液孔。本实用新型显著提高了火药的利用率,降低3/4火药的消耗量,实现了无座力炮弹发射时的微火焰、微燥声、微扬尘的“三微”目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无座力炮弹,特别是一种能实现“三微”(微声、微光、微尘)发射且大幅度降低发射药消耗量的无座力的炮弹,属于军工弹药装备领域。
背景技术
无座力炮、单兵火箭筒以其结构简单、轻便、机动性强、便于携行,是步兵野战、城市巷战和反坦克利器。因此,现代世界各国大量装备使用;从世界上最先进的无坐力炮;美军一线作战部队装备的卡尔古斯塔夫84毫米无后座力炮来看,其发射原理仍是依靠后喷高速、高温、高压火药气体,使得弹丸获得向前的反向动量,因此,无座力炮的先天缺陷凸显出来,诸如:发射药消耗量是同等条件有座力炮的四倍,火药利用率极低;发射时火光、烟尘、响声巨大,易暴露炮位和造成炮手疲劳;火炮尾部危险区域过大易造成烧伤射手等问题。虽然目前也出现了后喷的平衡抛射体能实现“三微”(微声、微焰、微尘)发射无座力炮(瑞典卡尔古斯塔夫-HEAT655破甲弹)和火箭筒(AT4Cs),有效消除了射击时的火焰、燥声及扬尘,但火药的消耗量并未减少,同时平衡抛射体存在使弹重增加一倍,与之相配套的炮身结构复杂化增重也是必然,全炮、全弹重量会大幅度增加,机动性变差。从整体综合战斗性能考虑,平衡抛射体严重影响无座力炮/火箭筒战斗性能各项参数指标,故主流无座力炮/火箭筒很少采用。因此,需要一种能实现“三微”(微声、微光、微尘)发射且大幅度节约发射药药量的无座力炮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它不仅能够成倍降低发射药消耗量,还能够避免火炮发射过程中产生的火焰、噪声及扬尘对人员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所述问题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解决的:
一种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所述炮弹包括弹体部分和长筒尾翼部分;所述弹体部分和长筒尾翼部分首尾相连;所述长筒尾翼部分包括发射药、活塞、浓盐水、内衬薄壁钢筒、外增强型碳纤维管、火帽、栓体、排气槽和后密封盖;所述发射药和浓盐水均装设在内衬薄壁钢筒内,且发射药在靠近弹体部分的一端;所述活塞设置在发射药和浓盐水的中间,起隔离作用;所述外增强型碳纤维管套设在内衬薄壁钢筒外;所述火帽从外部穿设内衬薄壁钢筒和外增强型碳纤维管连接发射药;所述栓体的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所述内衬薄壁钢筒两端内壁上均设置有内螺纹;所述栓体的外螺纹和内衬薄壁钢筒尾部的内螺纹构成螺纹连接;所述内衬薄壁钢筒尾部内壁上轴向对称设置有4条排气槽;所述后密封盖连接至外增强型碳纤维管的末端;所述栓体的正面均匀设置有若干个喷液孔。
上述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所述弹体部分包括引信、弹体装药和主弹体;所述引信设置在主弹体的最前端;所述弹体装药设置在主弹体的内部;所述主弹体的后端设置有连接凸起,连接凸起的侧壁设置有外螺纹,此外螺纹和内衬薄壁钢筒头部的内螺纹构成螺纹连接。
上述长筒尾翼无座力炮弹,所述排气槽的纵深的长度大于栓体的厚度。
本实用新型通过长筒尾翼部分有效地使火药燃烧效率和利用率基本和有座力炮保持一致;发射药消耗量相较现装备的制式无座力炮弹降低3/4;后效期也与有座力炮发射炮弹时的效果基本相同;炮弹的整个发射过程与有座力炮有惊人一致的内弹道性能,在发射的前中期主要阶段,火药气体大部能量通过活塞传递给浓盐水并做高速后喷,这使得喷射出来的不是火药气体而是浓盐水喷雾,这大大消除了火光、噪声和扬尘,提高了士兵的隐蔽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文宜,未经孙文宜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7255.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机械混风阀
- 下一篇:一种大棚果实成熟度监测用无人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