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驱动桥用免维护轮毂单元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37226.3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766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 发明(设计)人: | 李雪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展欣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16C35/063 | 分类号: | F16C35/063;F16C35/067;F16C33/78;B60B27/02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315420 浙江省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驱动 桥用免 维护 轮毂 单元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驱动桥用免维护轮毂单元,包括轮毂和车轴,车轴通过轴承机构转动支承,轮毂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凸起的凸起环,轴承机构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圆锥滚子轴承,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分别顶靠在凸起环的两侧,且两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相互顶靠,在两内圈相互顶靠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一C型卡箍扣入两限位槽内,进而将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为一体,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的顶靠位置上套设有一圈安装环,在安装环上间隔设置有两密封圈座,在密封圈座内设置有密封圈。本实用新型较直接在两内圈连接处设置密封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在两内圈连接处的密封性能,杜绝了驱动桥壳内部的齿轮油可能经过轴承内孔与轴管之间的间隙、再经过两个轴承之间的间隙进入轴承内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轮毂领域。
背景技术
与车轴配合的轮毂系统每隔一段时间就要进行保养,更换制动片等零部件。在保养作业时,需要将轮毂从车轴上卸下。目前轮毂系统大多采用单列圆锥滚子轴承。一旦轮毂从车轴上卸下,单列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就会与外圈分离,往车轴上装回轮毂时不得不重新安装轴承,这样不仅给轮毂系统的保养工作带来麻烦,而且容易脏污轴承内的润滑脂。因此,现有的轮毂系统每当作保养的时候,都必须作轴承维护。然而,即使为轴承更换润滑脂,也会因为受到现场环境的影响而难免有杂物进到轴承内,降低轴承的寿命。
对此专利申请号为“CN201711268652.3”,名称为“一种汽车及其轮毂轴承单元”的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轮毂结构,其包括轮毂和车轴,通过在车轴上设置的两组轴承将轮毂转动支承在车轴上,另外,为提高密封性能,外轴承内圈右端和内轴承内圈左端之间的缝隙处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
然而上述结构中,仅通过第一密封圈密封,难以保证油脂向轴承滚子部分泄漏。此外,由于两轴承之间形成的缝隙实际中由于轴承加工精度,轮毂内轴承座的加工精度的影响,其在和密封圈配合时难以保证密封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提供了驱动桥用免维护轮毂单元。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驱动桥用免维护轮毂单元,包括轮毂和车轴,所述车轴设置在所述轮毂内,且通过轴承机构转动支承,所述轮毂的内侧壁上设置有一圈凸起的凸起环,所述轴承机构包括两间隔设置的圆锥滚子轴承,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分别顶靠在所述凸起环的两侧,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与车轴固定,且两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相互顶靠,在所述两内圈相互顶靠的一侧上分别设置有限位槽,一C型卡箍扣入两限位槽内,进而将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固定连接为一体,在两个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的顶靠位置上套设有一圈安装环,在所述安装环上间隔设置有两密封圈座,两密封圈座分别位于不同的圆锥棍子轴承的内圈上,在所述密封圈座内设置有密封圈。
上述技术方案中,分别在两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上设置有倒角部,两内圈在相互顶靠时,两倒角部间形成定位槽,在所述安装环内壁的中部设置有一圈定位环,所述定位环位于所述定位槽内。
上述技术方案中,在所述轮毂和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内圈顶壁之间设置有油封。
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圆锥滚子轴承的外圈在与所述凸起环顶靠时,其具有凸出所述凸起环的端部。
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较直接在两内圈连接处设置密封的方式,大大提高了在两内圈连接处的密封性能,杜绝了驱动桥壳内部的齿轮油可能经过轴承内孔与轴管之间的间隙、再经过两个轴承之间的间隙进入轴承内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图3为安装环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展欣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未经宁波展欣汽车科技发展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7226.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