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辅助划线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35975.2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0418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06 |
| 发明(设计)人: | 白芸;吴文敏;赵伟鹏;李春梅;李宝程;王坤;刘新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3/02 | 分类号: | G01N3/02;G01N3/52;G01N1/28 |
| 代理公司: | 太原科卫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14100 | 代理人: | 朱源;武建云 |
| 地址: | 2660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回弹 检测 混凝土 强度 辅助 划线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辅助划线装置,包括支架(2)和支撑滚筒(7),支架(2)上设有手柄(21),支架(2)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凸轴(24);支撑滚筒(7)外周固定包裹一层储油垫(6),储油垫(6)外周固定包裹一层光敏印垫(1),支撑滚筒(7)两侧通过螺纹对称连接有紧固端(5),紧固端(5)的内侧环面与储油垫(6)侧面之间设有密封套圈(4),光敏印垫(1)的展开面上布置有4×4的方格,每个方格中央具有一个圆点;紧固端(5)外侧面中央设有与支架(2)的凸轴(24)配合的凹槽。本实用新型大大加快了现场回弹检测的速率,充分保证回弹法检测实体混凝土强度的高效、高速、高质量完成。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辅助划线装置。
背景技术
回弹法是现如今较为常见的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强度的方法,适用于普通混凝土抗压强度的检测,但不适用于表层与内部质量有明显差异或内部存在缺陷的混凝土强度检测。其原理是用一弹簧驱动的重锤,通过弹击杆弹击混凝土表面,并测出重锤被反弹回来的距离,以回弹值作为与强度相关的指标,通过经验公式转化,来推定混凝土强度的一种方法,属于表面硬度法。此种试验对硬度变化非常敏感,骨料及混凝土碳化深度对其都有一定的很大的影响,但该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迅速方便,故仍有较大的实用价值。
为了抵消回弹法的不利影响,规范《回弹法检测混凝土抗压强度技术规程》JGJ/T23-2011对检测频率及检测区域进行了规定,例如“对于一般构件,测区数不宜少于10个。当受检构件数量大于30个且不需提供单个构件推定强度或受检构件某一方向尺寸不大于4.5m且另一方向尺寸不大于0.3m时,每个构件的测区数量可适当减少,但不应少于5个。相邻两测区的间距不应大于2m,测区离构件端部或施工缝边缘的距离不宜大于0.5m,且不宜小于0.2m;测区的面积不宜大于0.04m²”。为了提高检测精度,满足规范要求现场检测时常常会画4×4的网格线,但是面对大批量的检测频率,将会非常影响检测速率。
因此为了增加检测速率,特提出一种辅助划线工具。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的辅助划线装置,以实现回弹法检测实体混凝土强度能高效、高速、高质量完成。
本实用新型是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回弹法检测混凝土强度辅助划线装置,包括支架和支撑滚筒,所述支架上设有手柄,所述支架的两侧对称设有一对凸轴;所述支撑滚筒外周固定包裹一层储油垫,所述储油垫外周固定包裹一层光敏印垫,所述支撑滚筒两侧通过螺纹对称连接有紧固端,所述紧固端的内侧环面与储油垫侧面之间设有密封套圈,所述光敏印垫的展开面上布置有4×4的方格,每个方格中央具有一个圆点;所述紧固端外侧面中央设有与支架的凸轴配合的凹槽。
优选的,所述支架由主架和副架两部分组分,所述主架和副架之间通过紧固螺栓连接。
印垫由光敏技术制成,面积满足规范要求,支架的一侧支腿(副架)可拆,拆卸由紧固螺栓控制;紧固端外侧中央部位设有凹槽,用来与支架的两侧支腿(主架和副架)上的凸轴连接,紧固端内侧凸出的螺栓用来与支撑滚筒端面连接;支撑滚筒外部包有一层环形储油垫,储油垫外侧包有一层印垫,为保证该装置正常使用,支撑滚筒及环形储油垫及印垫之间应紧密且包裹良好,支撑滚筒及紧固端中间由密封套圈进行储油密封。
具体实施时,首先从环形储油垫侧面加满印油并盖上密封套环,随后将支撑滚筒的两侧分别与紧固端连接并拧紧;打开支架支腿上的紧固螺栓,拆下一个支腿(副架),将两个支腿(主架和副架)上的凸轴应分别对在两侧紧固端的外侧凹槽内,对住后将两支腿再对接在一起,拧紧紧固螺栓固定死。具体操作时,手持支架手柄在对应结构物表面上用力推动支撑滚筒滚动,直到结构物表面印出足够回弹检测的方格为止。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中铁十七局集团第一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597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轮式挖掘机的转阀操纵结构
- 下一篇:一种水面漂浮垃圾收集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