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带光控模式的人体感应模组检测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33889.8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574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毛文飞;金剑;蔡人生;朱胜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众犇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B47/10 | 分类号: | H05B47/10 |
代理公司: | 深圳市深弘广联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4449 | 代理人: | 胡艳春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光控 模式 人体 感应 模组 检测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带光控模式的人体感应模组检测设备,属于检测设备领域,其包括可开闭的检测腔、设置在检测腔内的检测板、设置在检测腔内的感应模拟装置、用于产生射至检测检腔的光线光源和处理装置,处理装置用于与光控模组电连接,并根据感应模拟装置模拟的人体感应信号和检测腔内的光线强度,以及光控模组的工作状态输出检测结果;免去传统的人工检测需要在黑暗环境中检测的条件限制,免去检测人员提供外部光源,同时也无需检测人员在检测过程中始终保持不动;即简化了检测过程又提高了检测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用于检测光控模组的质量,属于检测设备领域。
背景技术
光控模组在楼道灯具中有广泛的应用;楼道灯的需求是:当有人或者物靠近且外部光线较暗时,再控制楼道灯亮;因此必须要保证光控系统和人体感应两个功能均正常;对这两个功能的检测也就尤为重要。
现有技术中的检测方式是人工检测,首先检测人员和待检测的光控模组都要处在黑暗的环境中,再通过控制外部台灯的亮灭来模仿白天或者黑夜,且检测过程中检测人员不能随意摇晃身体,以免产生多余的人体感应信号,影响测试结果;整个检测过程中需要纯人工控制操作,不仅检测效率低,而且检测人员必须一直身处小黑屋中,还需要长时间保持身体不动;检测人员也很不适应。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光控模式的人体感应模组检测设备,该装置内部可对光线亮度进行调控,且能模拟人体感应信号;整个检测过程可实现半自动化,且免去对周边环境和对检测人员的各种不合理需求。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带光控模式的人体感应模组检测设备,包括
可开闭的检测腔
设置在检测腔内的检测板,检测板用于固定安装光控模组;
设置在检测腔内的感应模拟装置,感应模拟装置用于模拟人体感应信号;
光源,用于产生射至检测检腔的光线,调节检测腔内的光线强度;和
处理装置,用于与光控模组电连接,并根据感应模拟装置模拟的人体感应信号和检测腔内的光线强度,以及光控模组的工作状态输出检测结果。
具体的方案,可开闭的检测腔由上盖和底座组成;上盖与底座组合形成闭合检测腔,上盖与底座分离打开检测腔。
优选的方案,上盖与底壳之间通过支撑架连接,形成上盖悬挂在底座上方的结构,且上盖与支撑架之间通过调节组件连接,调节组件用于调节上盖的高度。
具体的方案,底座为空腔结构,且底座顶面设有通孔,光源的光线穿过通孔射入检测腔内。
具体的方案,底座顶面的内侧设有主控板,光源设置在主控板上;主控板与处理装置电连接,处理装置控制光源发光状态。
优选的方案,检测板下端通过弹性伸缩杆与底座连接;弹性伸缩杆一端与检测板连接,另一端贯穿底座顶面与底座内部结构连接,形成检测板受压后紧贴底座顶面的结构。
优选的方案,上盖靠近底座底端设有多根压杆,上盖与底座组合形成闭合检测腔时,压杆下压检测板紧贴底座顶面。
优选的方案,检测板与弹性伸缩杆可拆卸连接。
优选的方案,检测板设有用于安装光控模组的安装孔,主控板上设有金属杆,金属杆穿过底座伸入安装孔内,用于与安装孔内的光控模组电连接。
具体的方案,处理装置包括控制光源和感应模拟装置工作状态的控制装置,以及检测光控模组工作状态的检测装置和处理并输出检测结果的显示装置;显示装置根据光源、感应模拟装置和检测装置的状态输出检测结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众犇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众犇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3889.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电视信号发生器用外壳
- 下一篇:便携式电视信号分析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