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建筑隔震体系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30677.4 | 申请日: | 2020-06-18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2952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1 |
| 发明(设计)人: | 吴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国庆 |
| 主分类号: | E04B1/98 | 分类号: | E04B1/98;E04B1/36;E04H9/02 |
| 代理公司: | 成都立信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51100 | 代理人: | 江晓萍 |
| 地址: | 610213 四川省成都市新***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建筑 体系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建筑隔震体系,由若干安装于建筑物对应上、下支墩间以实现竖向承载及水平摩擦阻尼耗能的刚性滑移隔震支座、若干单独安装于建筑物上、下支墩间和/或安装于建筑物上、下支墩旁边的附加上支墩、附加下支墩间以实现建筑的复位功能的复位橡胶剪切弹簧。本发明结构简单,成本低,各构件功能分工明确、质量可靠,真正实现建筑在正常使用和发生地震时建筑不破坏,同时具有优良隔震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用于建筑上的建筑隔震体系。
背景技术
2008年5月12日四川汶川发生8. 0级地震,根据地震灾区的信息披露表明,汶川大地震中的人员伤亡,大部分是因为工厂、办公楼、学校、住宅等房屋倒塌造成的,由此可以看出,随着我国城镇化建设发展,城镇聚集的人口密度也在随之上升。因此,汶川大地震的警示之一,就是应当更加关注建筑物减震隔震体系的研究应用。
建筑隔震体系的研究应用需要解决隔震建筑的两大难题,其一隔震建筑不但要在瞬时地震发生时实现隔震效果,建筑隔离地震的影响不破坏;其二也必须在长时间未发生地震正常使用时不因隔震体系中核心部件的损坏导致建筑破坏。
目前国内外在建筑采用的建筑隔震体系主要有二种类型:第一种是全部采用隔震橡胶支座体系,第二种隔震橡胶支座与弹性滑移隔震支座组合使用的体系。这两种体系中的核心部件均采用的是多层(有时多达几十层)橡胶层与薄钢板交替叠加通过粘接硫化而成的叠层橡胶支座主体结构。在解决上述隔震建筑的两大难题方面还是比较成功的,但是因为这两种体系中的核心部件均采用其叠层橡胶支座主体结构的问题,会导致隔震建筑在长时间未发生地震正常使用时因隔震体系中核心部件的损坏导致建筑破坏的隐患,最终不得不在建筑未投入使用和正常使用期间就更换叠层橡胶支座主体的事件。
第一种隔震体系的实现是在建筑上下支墩间全部采用隔震橡胶支座构成建筑隔震体系,该体系核心部件即隔震橡胶支座一般为多层橡胶之间夹以薄钢板的叠层橡胶支座体系,中央加铅芯。这种体系能加长房屋自振周期,使其远离地震波特征周期,减小地震作用,并具自动复位功能。但其缺点也十分明显:由于该体系支座的主体功能即竖向承载和水平剪力和复位都由橡胶实现,因此要求橡胶配方和隔震橡胶支座的加工制作中应兼顾上述的功能实现,其难度极大,不易得到有效保障,其中多达几十层橡胶之间夹以薄钢板的叠层橡胶支座结构,每层薄钢板与橡胶的粘接都必须可靠,薄钢板也应平整,况且橡胶的老化问题无法避免,导致工艺实现难度非常大,产品质量难以得到保证,同时在高层建筑的运用会出现竖向拉力,建筑易出现倾覆等问题。目前运用于工程实践的隔震橡胶支座已暴露出不少问题,包括运用于机场航站楼如此重要的建筑也出现了不少问题。
第二种隔震橡胶支座与弹性滑移隔震支座组合使用的体系是在建筑上下支墩间一部分采用隔震橡胶支座,余下部分采用弹性滑移隔震支座,该体系虽然解决了上面体系高层建筑的运用会出现竖向拉力,建筑易出现倾覆等问题,但两种支座的基本结构还是和上述第一种隔震体系依旧采用叠层橡胶支座体系,橡胶配方和大型叠层橡胶支座加工硫化难度极大,不易得到有效保障,况且橡胶的老化问题依然存在。
特别是以叠层橡胶支座为核心的隔震橡胶支座由于设计压力小仅为10至15Mpa,目前在高层建筑中运用必须解决大型隔震橡胶支座加工工艺问题,特别是橡胶硫化不熟以及成品水平向性能检测的问题,面对生产和检查都困难,要保证产品质量就没有把握了。随着时间的推移,隔震橡胶支座的老化问题将进一步暴露,支座预期的性能参数将大幅下降,地震来临时将非常危险。由于隔震橡胶支座一直处于大吨位的压力作用,一经出现质量问题需将整栋楼同步顶升,其操作难度可想而知,可以说几乎无法更换。目前以上两种建筑隔震体系中核心叠层橡胶支座在国内外工程实践中均出现了建筑施工完成后因质量问题进行大量更换,不但增加了建筑成本,同时留下了使用的安全隐患。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克服以上不足,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成本低,各构件功能分工明确、质量可靠,真正实现建筑在正常使用和发生地震时建筑不破坏,同时具有优良隔震效果的建筑隔震体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国庆,未经吴国庆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30677.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自行车辅助横档结构
- 下一篇:一种港湾式公交站台线性排水装置
- 同类专利
- 专利分类
E04B 一般建筑物构造;墙,例如,间壁墙;屋顶;楼板;顶棚;建筑物的隔绝或其他防护
E04B1-00 一般构造;不限于墙,例如,间壁墙,或楼板或顶棚或屋顶中任何一种结构
E04B1-02 .主要由承重的块状或板状构件构成的结构
E04B1-16 .堆料结构,例如混凝土在现场以浇制或类似方法成型的结构,同时利用或不利用附加构件,例如,永久性结构、由承重材料覆盖的基础
E04B1-18 .包含长形承重部件的结构,例如,包含柱,大梁,骨架
E04B1-32 .拱形结构;穹窿顶的结构;折板结构
E04B1-34 .特种结构,例如,用由桅杆结构或封闭的电梯井或楼梯间等塔式结构支承的悬吊或悬臂杆件;与弹性稳定性有关的特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