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容翻转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9449.5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126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宁;陈亮;范笑锋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阴中威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G47/248 | 分类号: | B65G47/248;B65G47/90 |
代理公司: | 上海正策律师事务所 31271 | 代理人: | 华祝元 |
地址: | 214423 江苏省无***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容 翻转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容翻转装置,包括夹具、底座、第一支架、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二支架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部,所述第二支架在第一驱动模块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旋转;所述夹具设置在第二支架的端部,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夹具的末端设有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与齿轮啮合;本实用新型采用平行设置的齿轮齿条结构,使得两个夹具相对接近或远离,实现夹具对电容的夹持和放松,同时采用第一驱动模块驱动第二支架完成对电容的180度翻转。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到电容生产的各道流水线工艺中,有效地完成对电容的夹持和翻转,结构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铝电解电容器生产过程中的辅助装置,具体是一种电容翻转装置。
背景技术
在电容装配过程当中,多道工序需要将电容翻转180度。现有技术采用的翻转装置大都结构复杂,由多个局部构件组成,先用机械手把电容转移至翻转机构,翻转机构在电机的作用下完成翻转任务,再在机械手的作用下移动至目标区域,占地面积大,安装精度要求高,成本昂贵。因此很多小企业选择放弃翻转工艺,而以收集工艺代替,工作人员再将收集后的电容人工翻转,费时费力,影响装配流水线的进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有必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能够有效完成翻转作业的电容翻转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容翻转装置。
一种电容翻转装置,包括夹具、底座、第一支架、第一驱动模块、第二驱动模块和第二支架,所述底座固定于水平面,所述第一支架竖直设置在底座上,所述第二支架通过转轴设置于所述第一支架上部,所述第二支架在第一驱动模块的作用下绕所述转轴旋转;
所述夹具设置在第二支架的端部,包括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所述第一夹具包括第一夹持部和第一导杆,所述第一夹持部固定于第一导杆的端部,所述第二夹具包括第二夹持部和第二导杆,所述第二夹持部固定于第二导杆的端部,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设置,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的区域形成电容夹持区域;第一导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一齿条,第二导杆的末端设置有第二齿条,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平行设置,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之间设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第一齿条和第二齿条啮合,所述第一夹具和第二夹具在第二驱动模块的作用下在第二支架上做相对位移。
进一步地,还包括第二气缸,所述第二气缸设置在所述底座下方。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驱动模块包括旋转气缸,所述第二支架的一侧连接所述转轴,所述第二支架的另一侧固定连接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轴,所述旋转气缸的活塞轴的轴线和所述转轴的轴线相重合。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支架包括一组相对设置的侧支架、连接两个侧支架的底部支架和顶部支架,所述第一导杆呈L型,包括前纵部和后横部,所述第一齿条垂直设置在所述后横部的末端;所述顶部支架内部设置有对应第一导杆和第二导杆的通道。
进一步地,所述第二驱动模块包括第一气缸,所述第一气缸设置在侧支架、底部支架和顶部支架围成的中间区域内;所述第一气缸固定在所述底部支架上,所述第一气缸的活塞轴与第一导杆的后横部固定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夹持部和第二夹持部相对的面分别具有第一尖角开口和第二尖角开口,所述第一尖角开口的方向和第二尖角开口的方向彼此远离。
本实用新型采用第二驱动模块驱动平行设置的齿轮齿条结构,使得两个夹具相对接近或远离,实现夹具对电容的夹持和放松,同时采用第一驱动模块驱动第二支架完成对电容的18 0度翻转。本实用新型能够应用到电容生产的各道流水线工艺中,有效地完成对电容的夹持和翻转,结构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电容翻转装置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施例中夹具部分的剖面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阴中威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江阴中威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9449.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自动绕线机
- 下一篇:U型换热器的尾部支撑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