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多悬舌、高舌比的分流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8545.8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10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发明(设计)人: | 胡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蔡冬彦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多悬舌 分流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多悬舌、高舌比的分流模具,包括上模以及能够与上模结合的下模,所述下模具有轴向贯穿的模孔,其要点在于:所述模孔中具有若干通过细筋与模孔孔壁连接的悬舌,所述悬舌的宽度均大于对应细筋的宽度,所述上模上具有分别与各个悬舌一一对应的模芯。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易于实现,通过对应的模芯对各个悬舌进行遮挡,减少悬舌在挤压时受到的铝的正面冲击应力,大幅提高了模具的强度,解决了悬舌易发生变形而导致模具报废的问题,适用于挤出成型多悬舌、高舌比的空心型材;从而,无需再将模具设计为传统的搭接式结构,从而使空心型材的成型得到了保证,不会出现飞边等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型材挤出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悬舌、高舌比的分流模具。
背景技术
分流组合模具简称分流模具,用于生产空心型材。分流模具由上模和下模两部分组成。
对于单个悬舌、高舌比的空心型材,通常将分流模具设计成搭接式的结构,其优点是能降低模具因舌比高,而导致强度不够,出现断裂的风险。但是,搭接式的结构对模具加工的精度要求极高,上下模之间的搭接处需要无缝配合,否则会造成挤出的型材有飞边。对于多悬舌、高舌比的空心型材,由于对加工精度的要求更高,无法采用搭接式结构的模具。因此,急需设计一种能够用于挤出多悬舌、高舌比的分流模具。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多悬舌、高舌比的分流模具。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多悬舌、高舌比的分流模具,包括上模以及能够与上模结合的下模,所述下模具有轴向贯穿的模孔,其要点在于:所述模孔中具有若干通过细筋与模孔孔壁连接的悬舌,所述悬舌的宽度均大于对应细筋的宽度,所述上模上具有分别与各个悬舌一一对应的模芯;当上模与下模结合时,各个模芯分别能够至少部分遮挡对应的悬舌。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对应的模芯对各个悬舌进行遮挡,减少悬舌在挤压时受到的铝的正面冲击应力,大幅提高了模具的强度,解决了悬舌易发生变形而导致模具报废的问题,适用于挤出成型多悬舌、高舌比的空心型材;从而,无需再将模具设计为传统的搭接式结构,从而使空心型材的成型得到了保证,不会出现飞边等问题。
在挤压过程中,模芯会被拉长。作为优选:各个所述模芯与对应的悬舌之间留有间隙。采用以上结构,能够避免模芯贴合到悬舌的端面上。
作为优选:各个所述模芯与对应悬舌之间的间隙为0.5-2mm。采用以上结构,1.5mm的间隙既能满足模芯在挤压过程中被拉长的需要,防止模芯贴合下模悬舌端面而造成悬舌受力,又可遮挡铝对悬舌的正面冲击。
作为优选:各个所述模芯分别投影在对应悬舌靠近模芯一端端面的中心位置。采用以上结构,使挤压过程中铝的流动更加顺畅,空心型材的成型质量更好。
作为优选:所述模芯均一体成型在上模上,所述悬舌与对应细筋均一体成型在下模上。采用以上结构,使模具的结构强度更高,使用寿命更长。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
采用以上技术方案的一种多悬舌、高舌比的分流模具,结构新颖,设计巧妙,易于实现,通过对应的模芯对各个悬舌进行遮挡,减少悬舌在挤压时受到的铝的正面冲击应力,大幅提高了模具的强度,解决了悬舌易发生变形而导致模具报废的问题,适用于挤出成型多悬舌、高舌比的空心型材;从而,无需再将模具设计为传统的搭接式结构,从而使空心型材的成型得到了保证,不会出现飞边等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中A-A处的剖视图;
图3为上模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图3中B-B处的剖视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未经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8545.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