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适用于多滑槽型材的快速挤压模具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28487.9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5107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9 |
| 发明(设计)人: | 胡焱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21C25/02 | 分类号: | B21C25/02 |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蔡冬彦 |
| 地址: | 401326 重庆市***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适用于 滑槽 快速 挤压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适用于多滑槽型材的快速挤压模具,包括上模和下模,下模具有下模型腔,上模具有上模模芯,上模模芯伸入下模型腔中,并与下模型腔之间的缝隙构成型材成型模孔,型材成型模孔包括两条大壁流道以及若干竖筋流道,其中一条大壁流道上具有若干滑槽支撑筋流道,上模模芯上开设有若干支撑筋横洞。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不仅消除了供料盲区,使得能够进行高速挤压,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模芯的倾覆力矩,提高了模芯的强度,模具寿命提高的同时,降低了挤压过程中的型材不能成型的质量风险;并且,支撑筋横洞采用线切割即可加工成型,一次找正,降低了模具的加工难度,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挤压模具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适用于多滑槽型材的快速挤压模具。
背景技术
市面上部分型材的空腔内有成型有多处滑槽,这些滑槽的一侧槽壁是利用型材的竖筋自然形成,另一侧槽壁则是一个独立的滑槽支撑筋形成,这种滑槽支撑筋类似悬臂结构。
现有的挤压模具由于结构设计问题,模芯在对应滑槽支撑筋位置只能单侧供料,不仅造成这些位置应力集中,挤压过程中的倾覆力矩大,导致产品尺寸易出现问题,良品率低,而且这些位置属于供料盲区,导致模具不能实现快速挤压,生产效率低。并且,由于各个滑槽支撑筋位置单侧供料,加工模具时,要用电极在滑槽支撑筋这一侧的模芯下方,加工一个坑出来;如果坑的尺寸加工大一些,有助于滑槽支撑筋下方有足够的金属供料,但会导致模芯的强度不足,挤压时甚至可能被扯掉损毁;如果坑的尺寸加工小一些,模芯强度有所提高,但会造成快速挤压时供料不足,滑槽支撑筋容易出现填充不满甚至不能成型的情况。
解决以上问题成为当务之急。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以上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适用于多滑槽型材的快速挤压模具。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适用于多滑槽型材的快速挤压模具,包括上模以及与上模配合的下模,所述下模具有下模型腔,所述上模具有与下模型腔相适应的上模模芯,该上模模芯伸入下模型腔中,并与下模型腔之间的缝隙构成型材成型模孔,该型材成型模孔包括两条相对设置的大壁流道以及若干两端分别与对应大壁流道连通的竖筋流道,其中一条大壁流道上具有若干朝另一条大壁流道延伸的滑槽支撑筋流道,其要点在于:所述上模模芯上开设有若干分别与各个滑槽支撑筋流道一一对应的支撑筋横洞,各个支撑筋横洞分别沿对应滑槽支撑筋流道的延伸方向贯穿上模模芯,且各个支撑筋横洞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大壁流道连通。
采用以上结构,通过在对应各个滑槽支撑筋流道的位置增设贯穿的支撑筋横洞,使滑槽支撑筋的供料由现有的单侧供料优化为双侧供料,不仅消除了供料盲区,使得能够进行高速挤压,提高了生产效率,而且有效降低了模芯的倾覆力矩,提高了模芯的强度,模具寿命提高的同时,降低了挤压过程中的型材不能成型的质量风险;并且,支撑筋横洞采用线切割即可加工成型,一次找正,降低了模具的加工难度,提高了模具的加工效率。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模芯的外端具有若干分别伸入对应两条相邻竖筋流道之间的芯头,各个支撑筋横洞分别开设在各个滑槽支撑筋流道对应的芯头下方。采用以上结构,支撑筋横洞只是贯穿各个对应的芯头,并没有将芯头一分为二,保证了芯头的结构强度。
作为优选:各个所述滑槽支撑筋流道远离大壁流道的一端具有弯向相邻竖筋流道的支撑筋收口流道,与对应滑槽支撑筋流道相邻的各个竖筋流道上具有弯向相邻滑槽支撑筋流道的竖筋收口流道,各个竖筋收口流道分别与相邻的支撑筋收口流道相对设置,各个支撑筋收口流道的长度分别小于对应支撑筋横洞的宽度。采用以上结构,避免出现供料盲区,能够实现快速挤压的同时,保证型材成型质量。
作为优选:所述上模模芯上开设有若干分别与各个竖筋流道一一对应的竖筋横洞,各个竖筋横洞分别沿对应竖筋流道的延伸方向贯穿上模模芯,且各个竖筋横洞的两端分别与对应的大壁流道连通,各个所述竖筋收口流道的长度分别小于对应竖筋横洞的宽度。采用以上结构,能够保证供料,实现快速挤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未经中铝萨帕特种铝材(重庆)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848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光敏物的脱色装置
- 下一篇:大型铝挤压机工模具结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