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铺装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5676.0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714347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16 |
发明(设计)人: | 张皓;王帅飞;虞熙;陈靖波;马菲菲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1C7/32 | 分类号: | E01C7/32;E01C11/22;E01C3/06 |
代理公司: | 无锡市大为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104 | 代理人: | 曹祖良;夏苏娟 |
地址: | 214081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海绵 城市 透水 路面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包括面层和路基,所述面层为透水面层,包括上面层和下面层,所述下面层的孔隙率大于上面层;面层与路基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排水层、垫层和防渗反滤层,所述防渗反滤层包括反滤土工布以及反滤土工布上由下而上铺设的3‑5层粒径逐渐增加的碎石。本实用新型采用多层的透水路面结构,组织固体颗粒进入透水结构层,保证了透水路面对雨水的畅通渗透,减小了路面表面层的老化;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雨水渗透效果好、铺装成本低、铺装工艺简单。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建筑施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铺装结构,用于解决固体颗粒进入透水结构层影响透水路面对雨水的舒畅渗透问题。
背景技术
在海绵城市道路工程建设过程中,透水路面是其中的关键部分之一。具有透水功能的路面结构是增加城市海绵体的重要组成部分,在降雨时,雨水通过透水路面结构就地渗透,道路结构作为一种类海绵体吸收路面雨水,从而减少雨水在路面的聚集,减少积水对道路行车安全的影响,避免积水造成路面病害,同时还能起到降噪、调节道路环境湿度的作用。
现有的海绵城市透水路面结构在实际使用过程中,由于路表的孔隙率过大往往会造成耐久性差、固体颗粒进入透水路面结构层,从而导致路面透水系数降低,影响路面使用寿命。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旨在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海绵城市透水路面铺装结构,能够保证透水路面对雨水的畅通渗透,减小路面表面层的老化。
按照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所述海绵城市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包括面层和路基,所述面层为透水面层,包括上面层和下面层,所述下面层的孔隙率大于上面层;面层与路基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排水层、垫层和防渗反滤层,所述防渗反滤层包括反滤土工布以及反滤土工布上由下而上铺设的3-5层粒径逐渐增加的碎石。
进一步的,所述上面层为细粒式透水混凝土层,上面层的厚度为3-6cm,孔隙率为12%-16%。
进一步的,所述下面层为沥青混凝土层,下面层厚度为5-8cm,孔隙率为20%-25%。
进一步的,所述排水层为沥青碎石层,排水层的厚度为10-15cm,孔隙率为20%-25%,砂砾细度为3.0-3.6。
进一步的,所述垫层为级配碎石层,垫层的厚度为15-35cm,孔隙率为20%-25%,垫层的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0%,吸水率不大于3.5%。
进一步的,所述防渗反滤层的厚度为15-25cm,砂砾细度模数为1.6-3.7,碎石的粒径不小于4.75mm。
进一步的,所述路基为砂性土或黄土。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采用多层的透水路面结构,组织固体颗粒进入透水结构层,保证了透水路面对雨水的畅通渗透,减小了路面表面层的老化;延长了路面使用寿命;雨水渗透效果好、铺装成本低、铺装工艺简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上面层、2-下面层、3-排水层、4-垫层、5-防渗反滤层、6-路基。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所示:海绵城市透水路面铺装结构,包括面层和路基6。其中,面层为透水面层,包括上面层1和下面层2,下面层的孔隙率大于上面层。面层与路基6之间由上至下依次设有排水层3、垫层4和防渗反滤层5,防渗反滤层5包括反滤土工布以及反滤土工布上由下而上铺设的3-5层粒径逐渐增加的碎石。
具体的,上面层1可以采用混凝土层,具体为细粒式透水混凝土层,上面层1的厚度为3-6cm,孔隙率为12%-16%。下面层2可以采用沥青混凝土层,下面层2厚度为5-8cm,孔隙率为20%-25%。排水层3可以采用沥青碎石层,排水层3的厚度为10-15cm,孔隙率为20%-25%,砂砾细度为3.0-3.6。垫层4可以采用级配碎石层,垫层4的厚度为15-35cm,孔隙率为20%-25%,垫层4的石料压碎值不大于30%,吸水率不大于3.5%。防渗反滤层5的厚度为15-25cm,砂砾细度模数为1.6-3.7,碎石可以使用岩石颗粒,碎石的粒径不小于4.75mm,防渗反滤层5同层集料之间不产生移动,相邻层集料颗粒不允许相互穿过。路基6为浸水之后应满足承载要求的砂性土或黄土等。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中设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567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生物医药药品制备的搅拌灌装设备
- 下一篇:视频教育及远程会议管理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