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无取向硅钢冷连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5040.6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6417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发明(设计)人: | 胥建平;王振基;钟海清;游光明;王华;金大华;付志刚;卢焱飞;欧阳锦;朱映玉;幸泽欣;刘凯;胡艳艳;胡强;黄丽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B1/28 | 分类号: | B21B1/28;B21B13/02;B21B27/02;B21B37/16;B21B37/46;B21B15/00;B21B37/28;B21B38/02 |
代理公司: | 芜湖安汇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07 | 代理人: | 孟迪 |
地址: | 33800***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取向 硅钢 冷连轧 设备 | ||
一种无取向硅钢冷连轧设备,属于无取向硅钢冷轧成型技术领域,该无取向硅钢冷连轧设备,包括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和双卷筒卷取机,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的每组冷轧机组上的中间辊的端部均设置有倒角,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的第一、二和三冷轧机组上的工作辊的端部均设置有倒角;双卷筒卷取机的两个卷取芯轴的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伺服电机上设置编码器,编码器通过PLC控制单元与驱动工作辊转动的驱动电机电连接,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实用新型通过对冷连轧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优化,保证了带钢纵向厚度的测量精度,提高了无取向硅钢带横向厚度的控制力,减小了钢带头尾厚度超差的长度,减轻了无取向硅钢带的边部减薄,提高了钢带纵向厚度合格率和横向厚度的合格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取向硅钢冷轧成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无取向硅钢冷连轧设备。
背景技术
无取向硅钢被广泛应用于电机定转子,对纵向和横向厚度公差精度和均匀性有着极高的要求。当前的UCM轧机在生产无取向硅钢时,由于设备和轧制工艺的原因,使轧制后的带钢纵向厚度和横向厚度的合格率较低,主要体现在以下方面:1)UCM轧机的末机架后设置1台测厚仪,用于中间点的厚度监控,当测厚仪出现故障时会造成批量性的厚度不符;2)无取向硅钢在分卷后低速轧制时间较长,分卷后靠操作工手动升速,升速太晚,头尾厚度超差长度就长,导致头尾厚度超标长度较长;3)UCM轧机由于没有工作辊窜辊功能,只有中间辊窜辊功能,且为了保证板形,中间辊窜辊量较小,轧制力引起工作辊挠度较大,横向厚度控制能力较差;4)当前大部分的UCM轧机生产无取向硅钢时中间辊和工作辊辊型主要采用平辊,部分UCM轧机第一个机架或前两个机架工作辊采用锥度很小的锥形辊,但由于冷轧硅钢加工硬化严重,变形抗力大,辊系之间、工作辊与钢带之间会产生严重的弹性压扁,导致轧后横向厚差大;
5)UCM轧机的前四个机架的中间辊和工作辊的弯辊力根据二级计算机自动设定,通常弯辊力较小,导致边部减薄严重,UCM轧机末机架的目标板形曲线为微边浪或平直模式,导致末机架弯辊力较小,不利于减轻边部减薄。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无取向硅钢冷连轧设备,通过对轧制设备的结构进行改进和调整,提高了无取向硅钢带横向厚度的控制力,减小了钢带头尾厚度超差的长度,减轻了无取向硅钢带的边部减薄,可提高钢带纵向厚度合格率和横向厚度合格率。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所述无取向硅钢冷连轧设备,包括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和双卷筒卷取机,所述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的每组冷轧机组上的中间辊的端部均设置有倒角,所述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的第一、二和三冷轧机组上的工作辊的端部均设置有倒角;所述双卷筒卷取机的两个卷取芯轴的一端连接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上设置编码器,编码器通过PLC控制单元与驱动所述工作辊转动的驱动电机电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中间辊端部的倒角的长度为50mm~100mm,所述中间辊倒角的高度为0.3mm~0.8mm。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轧机组和第二冷轧机组的工作辊的倒角高度均大于第三冷轧机组的工作辊的倒角高度。
进一步地,所述第一冷轧机组和第二冷轧机组的工作辊端部的倒角长度为275mm~390mm,倒角高度为0.4~0.7mm;第二冷轧机组的工作辊端部的倒角长度为275mm~390mm,倒角高度为0.2~0.4mm。
进一步地,所述五机架六辊冷连轧机的第五冷轧机组的后方沿着带钢轧制的方向依次设置有测厚仪Ⅰ和测厚仪Ⅱ,所述测厚仪Ⅰ和测厚仪Ⅱ将检测的带钢的厚度数据传输给PLC控制单元,PLC控制单元计算两台测厚仪的厚度差,当厚度差5μm时,PLC控制单元控制报警单元工作,当厚度差≤5μm时,报警单元不工作。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新余钢铁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504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一片式连体防蓝光眼镜
- 下一篇:一种电盒固定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