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疝气修补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3548.2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7274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8 |
发明(设计)人: | 沈沛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百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00 | 分类号: | A61F2/00;B32B9/04;B32B5/02;B32B27/02;B32B27/12;B32B27/36;A61L31/04;A61L31/14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000 江苏省常州***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新型 疝气 修补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疝气修补片,包括外侧层,外侧层的一端设置有支架层,支架层的一端远离外侧层的一侧设置有内侧层,外侧层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一微孔,内侧层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微孔。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新型疝气修补片,由可降解的材料构成,患者使用时异物感和不适感得以降低,防粘连性、生物相容性良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疝气修补片。
背景技术
腹外疝是指腹腔内脏器通过腹股沟的残缺向体表突出,腹外疝是常见病、多发病,疝修手术从过去的张力修补手术发展到现在的无张力疝修补术和腹腔镜下的无张力疝修补术,无张力疝修补术使用的阻止补片多为人工合成补片、生物补片和复合补片这三种。
目前现有的补片多由不可降解的材料构成,患者使用时异物感和不适感更加明显,伤感感染,补片就要取出,否则伤口很难愈合,防粘连性、生物相容性较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新型疝气修补片,可以有效改善背景技术中阐述的使用时异物感和不适感明显,伤感感染,补片就要取出,否则伤口很难愈合,防粘性、生物相容性较差等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取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新型疝气修补片,包括外侧层,所述外侧层的一端设置有支架层,所述支架层的一端远离外侧层的一侧设置有内侧层,所述外侧层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一微孔,所述内侧层内部贯穿设置有第二微孔。
优选的,所述外侧层、支架层以及内侧层通过热压工艺结合形成一体。
优选的,所述外侧层和内侧层均由可降解材料构成,所述外侧层外表面裹覆有透明质酸基层,所述支架层为以不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单丝材料通过编织成网状结构的屏障层,所述内侧层外表面裹覆有聚乳酸层。
优选的,所述外侧层以透明质酸钠和羧甲基纤维为原料交联制得的透明层,所述外侧层外表面透明膜厚度为0.02mm-0.1mm,所述外侧层与外部刀口接触。
优选的,所述内侧层有以聚乳酸为原料通过静电纺丝制得的静电纺膜,所述内侧层外表面静电纺膜厚度为0.02mm-0.1mm,所述内侧层与腹腔接触。
优选的,所述支架层为以不可吸收高分子聚合物单丝材料编织而成的网状编织物,所述支架层厚度为0.3mm-0.7mm。
优选的,所述外侧层内部贯穿有第一微孔,所述第一微孔孔径为17-25μ m,所述内侧层内部贯穿有第二微孔,所述第二微孔孔径为3-10μm,所述第一微孔以及第二微孔设置有若干组。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该一种新型疝气修补片,通过设置有外侧层、支架层以及内侧层形成一体,两侧均采用防粘连材料,外侧层外表面透明质酸膜和内侧层外表面的静电防磨能有效的防止组织积液渗透,外侧层和内侧层均为可降解材料,通过外侧层内部贯穿设置的第一微孔诱导细胞长入,从而起到固定作用,通过内侧层内部贯穿设置的第二微孔,进一步使得该补片防粘连性提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疝气修补片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疝气修补片外侧层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种新型疝气修补片内侧层结构示意图。
图中:1、外侧层;2、支架层;3、内侧层;4、第一微孔;5、第二微孔。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进一步详细的阐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百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江苏百纳医疗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3548.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腹膜前腹股沟疝修补补片
- 下一篇:一种超声医学科用B超探头消毒支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