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在后处理总成上安装的上车扶手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3462.X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030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申成振;辛乾;刘代荟;李伟光;李亮亮 | 申请(专利权)人: | 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N3/02 | 分类号: | B60N3/02;B60R13/08 |
代理公司: | 北京金宏来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641 | 代理人: | 许振强 |
地址: | 710200 陕西***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在后 处理 总成 安装 上车 扶手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在后处理总成上安装的上车扶手,包括相互连接的悬空直线段和朝向所述后处理总成弯折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位于所述直线段两端部,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后处理总成固接,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后处理总成之间形成抓握空腔,所述上车扶手为几字形结构或U形结构。本申请设计的上车扶手,集成在后处理总成上,其结合附近上车踏梯,能够满足用户和操作人员攀登底盘(车架或操作平台)进行相关操作的便利需求,此外,该种形式的上车扶手高度不大于100mm,能够保障整车一般布置形式的箱式后处理上集成该上车扶手后,上部空间满足货箱或半挂(包括专用车辆)等上装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商用车后处理总成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在后处理总成上安装的上车扶手。
背景技术
随着排放升级、混合动力车型开发和整车续航里程提升等商用车车性能提升,商用车的整车布置日趋紧凑;同时商用车由于用户或操作人员,需要攀登驾驶后侧底盘(车架上侧或操作平台)进行产品维护、保养、检修等操作,一般设计有集成或单独的上车踏梯。采用箱式后处理的商用车,当布置在箱式后处理附近时,经常出现没有上车扶手,或上车扶手难以满足整车布置等问题,造成上车(攀登车架上侧或操作平台)不便。在整车布置紧凑的商用车,在后处理隔热罩上集成上车扶手的形式,是解决该问题的一种有效措施。
目前市场上已有将上车扶手集成在后处理隔热罩上的形式,但此类常见的圆钢折弯件结构,存在上车扶手过高,以及对后处理器布置要求过高问题。这种过高的上车扶手,为了避免整车中与上侧(或后侧)的上装干涉(如牵引的半挂或货箱等),往往存在后处理器布置需要下移或前移,却不能满足后处理系统的设计需求。
实用新型内容
为克服相关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在后处理总成上安装的上车扶手,包括相互连接的悬空直线段和朝向所述后处理总成弯折的弯折段,所述弯折段位于所述直线段两端部,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后处理总成固接,所述直线段与所述后处理总成之间形成抓握空腔。
可选的,所述上车扶手为几字形结构,所述几字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所述直线段和所述弯折段。
可选的,所述几字形结构两侧设置翻边。
可选的,所述上车扶手为U形结构,所述U形结构包括一体成型的所述直线段和所述弯折段。
可选的,所述U形结构的所述直线段两侧面均设置条形槽。
可选的,所述后处理总成包括后处理器和固定在所述后处理器上的隔热罩,所述弯折段与所述隔热罩之间通过固定件固接。
可选的,所述后处理总成包括后处理器,所述弯折段与所述后处理器之间通过固定件固接。
可选的,所述上车扶手高度不大于100mm。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申请设计的上车扶手,集成在后处理总成上,具有悬空直线段和朝向后处理总成弯折的弯折段,且直线段与后处理总成之间形成抓握空腔,其结合附近上车踏梯,能够满足用户和操作人员攀登底盘(车架或操作平台)进行相关操作的便利需求,此外,该种形式的上车扶手高度不大于100mm,能够保障整车一般布置形式的箱式后处理上集成该上车扶手后,上部空间满足货箱或半挂(包括专用车辆)等上装需求。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在后处理总成上安装的上车扶手装配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其中一种上车扶手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另一种上车扶手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再一种上车扶手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未经陕西重型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3462.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食品加工用粉碎设备
- 下一篇:多功能健康水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