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小型一体化生化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2610.6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4839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6-04 |
发明(设计)人: | 王海兰;王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驿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D53/85 | 分类号: | B01D53/85;B01F7/18 |
代理公司: | 上海知义律师事务所 31304 | 代理人: | 杨楠 |
地址: | 202150 上海市崇明区城桥镇秀山***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小型 一体化 生化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小型一体化生化装置,包括罐体(2)、搅拌轴(1)、进气口、出气口和隔离网(215);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罐体(2)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罐体(2)的顶部靠近边沿的位置;所述搅拌轴(1)与所述罐体(2)同轴设置自所述罐体(2)的顶部插入到所述罐体(2)的内部空腔内;所述隔离网(215)同轴设置在所述罐体(2)的内部空腔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一体化生化装置,生物填料生成、搅拌和生化反应在同一装置中一体化完成,结构小巧,操作简单,有效降低气体处理的工艺复杂程度,设备程度低,处理效率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境工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小型一体化生化装置。
背景技术
恶臭污染物指一切刺激嗅觉器官引起人们不愉快及损坏生活环境的气体物质。恶臭气体不仅对生态环境造成严重影响,而且对人体健康具有极大的危害,会使中枢神经产生障碍、病变,引起慢性病、急性病。各种恶臭气体处理方法的目的在于经过物理、化学、生物的作用,使恶臭气体的物质结构发生改变,消除恶臭。常规的恶臭气体常见处理方法有燃烧法、氧化法、吸收法、吸附法、中和法和生物法等。生物除臭是采用生物法通过专门培养在生物滤池内生物填料上的微生物膜对废臭气分子进行除臭的生物废气处理技术。现有技术中用于生物除臭的生化装置,需要将生物填料在专门的培养滤池中完成培养后再填入到生化装置中,工序较为复杂,设备成本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小型一体化生化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一体化生化装置,包括罐体(2)、搅拌轴(1)、进气口、出气口和隔离网(215);所述进气口设置在所述罐体(2)的底部中心位置;所述出气口设置在所述罐体(2)的顶部靠近边沿的位置;所述搅拌轴(1) 与所述罐体(2)同轴设置自所述罐体(2)的顶部插入到所述罐体(2)的内部空腔内;所述隔离网(215)同轴设置在所述罐体(2)的内部空腔内靠近底部的位置。
所述罐体(2)包括顶盖(203)、第一罐体(201)、第二罐体(202)和底盖(204);所述顶盖(203)和底盖(204)均为圆弧状;所述第一罐体(201) 和第二罐体(202)均为圆筒状;所述第一罐体(201)的直径小于所述第二罐体 (202)的直径;所述顶盖(203)、第一罐体(201)、第二罐体(202)和底盖 (204)自上而下依次同轴设置;所述隔离网(215)设置在所述第二罐体(202) 内靠近底部的位置;所述第一罐体(201)和第二罐体(202)为一体化结构;所述顶盖(203)与所述第一罐体(201)活动连接;所述底盖(204)与所述第二罐体(202)活动连接。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一体化生化装置,还包括第一连接筒(104)、第二连接筒(205)、第三连接筒(211);所述顶盖(203)的中心位置设有第一通孔(2032),所述第一连接筒(104)固定在所述第一通孔 (2032)的外部边沿;所述搅拌轴(1)自所述第一通孔(2032)插入并与所述第一连接筒(104)相装配;所述第二连接筒(205)设置在所述进气口的外部边沿;所述第三连接筒(211)设置在所述出气口的外部边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一体化生化装置,还包括第四连接筒(210)和第五连接筒(206);所述顶盖(203)上还有第一调节孔(2031);所述底盖(204)上还设有第二调节孔;所述第四连接筒(210)固定在所述第一调节孔(2031)的外部边沿;所述第五连接筒(206)设置在所述第二调节孔的外部边沿。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一体化生化装置,还包括第六连接筒(209)、第七连接筒、第八连接筒;所述第一罐体(201)的侧部设有第一放空孔;所述第二罐体(202)的侧部设有第二放空孔(207)和第三放空孔(208);所述第六连接筒(209)固定在所述第一放空孔的外部边沿;所述第七连接筒固定在所述第二放空孔(207)的外部边沿;所述第八连接筒固定在所述第三放空孔(208)的外部边沿。所述搅拌轴(1)包括第一连接部件(101)、第二连接部件(102)、第三连接部件(103)、轴杆 (105)和搅拌叶盘组;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01)和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02)均为圆柱形;所述第三连接部件(103)为顶部直径大于底部直径的圆锥形结构;所述轴杆(105)为圆柱形;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01)、第二连接部件(102)、第三连接部件(103)和轴杆(105)依次同轴设置;所述搅拌叶盘组固定在所述轴杆(105)上;所述第一连接部件(101)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复数条引导凸棱;所述第二连接部件(102)的外壁上设有沿其周向均匀分布的复数个卡接凸块(106)。所述搅拌叶盘组包括第一搅拌叶盘(107)、第二搅拌叶盘(108)、第三搅拌叶盘(109)和第四搅拌叶盘(110);所述第一搅拌叶盘 (107)、第二搅拌叶盘(108)、第三搅拌叶盘(109)和第四搅拌叶盘(110) 沿所述轴杆(105)的轴向自上而下依次固定并均匀分布;所述第一搅拌叶盘(107) 和所述第三搅拌叶盘(109)固定在所述轴杆(105)的一侧;所述第二搅拌叶盘 (108)和所述第四搅拌叶盘(110)固定在所述轴杆(105)的另一侧。所述第一搅拌叶盘(107)包括连接杆(1072)和环形叶盘(1071);所述连接杆(1072) 一端与所述轴杆(105)相固定且另一端与所述环形叶盘(1071)相固定;所述环形叶盘(1071)上设有沿周向均匀分布的复数个透气孔(1073)。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小型一体化生化装置,还设有四个连接件(214);所述四个连接件(214) 设置在所述第一罐体(201)的侧壁上且沿所述第一罐体(201)的周向均匀分布。所述连接件(214)包括连接板(2141)、第一侧板(2142)、第二侧板(2143) 和底板(2144);所述第一侧板(2142)和第二侧板(2143)均为梯形结构,所述第一侧板(2142)和第二侧板(2143)平行固定在所述底板(2144)的顶部;所述连接板(2141)一面焊接在所述第一罐体(201)的外壁上且另一面与所述第一侧板(2142)、第二侧板(2143)和底板(2144)相焊接;所述底板(2144) 的中心位置设有一装配孔(2145)。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驿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未经上海驿鼎环境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2610.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中药传统饮片炮制设备
- 下一篇:一种手术室用引流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