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再生建筑砌块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2147.5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830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3 |
发明(设计)人: | 周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胜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C1/00 | 分类号: | E04C1/00;E04C1/41;E04B2/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再生 建筑 砌块 | ||
本申请涉及一种再生建筑砌块,其包括用于堆砌墙体的的砌块本体,砌块本体垂直于墙面的两侧竖直侧壁上均开设有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隔音槽,隔音槽连通砌块本体的顶面与底面,且隔音槽内填充有隔音材料,隔音材料为吸音海绵;两个隔音槽之间的距离小于砌块本体沿着平行于墙面的水平方向长度的五分之一。本申请具有较好的隔音效果。
技术领域
本申请涉及建筑材料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再生建筑砌块。
背景技术
目前利用建筑垃圾及铁矿山废弃排岩为原料,经破碎成再生砂代替传统河砂生产再生建筑砌块,解决了天然细集料资源紧张,有利于集料产地环境保护,减少城市建筑废弃物排运堆放场地、占用良田所造成环境的破坏及二次污染的问题。且再生建筑砌块具有密度小、体积轻、抗压强度高的特点,可广泛用于工业与民用建筑承重和框架结构添充,其生产工艺简单、成本低,可减少工程造价。
现有的公告号为CN201972295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建筑垃圾再生砼空心砌块,砌块体采用建筑垃圾及铁矿山废弃排岩为原料制成,砌块体为长方体或方形体空心结构,在砌块体内设置2~6个位置均布的通孔;建筑垃圾再生砼空心砌块的规格为(235~400)㎜×(170~200)㎜×(100~200)㎜。当声音在上述砌块体中传播时,声音是以声波的形式进行传播,而砌块体自身密度小且内部空心,声波在砌块体内部传播时几乎没有阻隔。
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认为存在有隔音效果较差的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使砌块砌成的墙在住宅中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本申请提供一种再生建筑砌块。
本申请提供的一种再生建筑砌块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再生建筑砌块,包括用于堆砌墙体的的砌块本体,所述砌块本体垂直于墙面的两侧竖直侧壁上均开设有沿着竖直方向设置的隔音槽,所述隔音槽连通所述砌块本体的顶面与底面,且所述隔音槽内填充有隔音材料,所述隔音材料为吸音海绵;两个所述隔音槽之间的距离小于所述砌块本体沿着平行于墙面的水平方向长度的五分之一。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进行二次结构砌筑时,操作人员用砌块本体砌成墙,砌块本体上的隔音槽内填充有吸音海绵,由于隔音槽沿着墙面水平方向的长度至少占了砌块本体长度的五分之四,所以吸音海绵占据了墙面大部分的面积,使得声音能穿过的墙面面积很小,且大部分声音的传播会被吸音海绵阻隔,从而起到较好的隔音效果。
优选的,所述砌块本体内预埋有连接所述隔音槽两侧内侧壁的连接框条。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生产砌块时,操作人员在模具内预埋连接框条,连接框条与隔音槽的两侧侧壁固定连接,增加了隔音槽两侧侧壁的支撑力,从而加强了砌块本体整体的强度。
优选的,所述砌块本体上设置有连接部,所述连接部包括竖直固定于所述砌块本体上的燕尾凸条,所述砌块本体在所述燕尾凸条对侧的侧壁上开设有扣接燕尾槽,所述燕尾凸条与相邻砌块本体上的所述扣接燕尾槽相嵌合。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在水平方向上砌筑时,操作人员将砌块本体上的燕尾凸条嵌设在相邻砌块本体上的扣接燕尾槽内,使得操作人员直接将砌块本体在水平方向上对齐砌筑,且比人工对齐更加精准,从而方便了操作人员在水平方向上对齐砌块。
优选的,所述连接部还包括固定于所述燕尾凸条与所述砌块本体之间的矩形凸条,所述矩形凸条远离所述砌块本体的一侧竖直侧壁与所述砌块本体开设所述扣接燕尾槽的侧壁在同一竖直平面上。
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当操作人员在水平方向上砌筑时,操作人员将砌块侧壁上抹上水泥,再将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相互嵌合,燕尾凸条与扣接燕尾槽嵌合,矩形凸条使相邻的两个砌块本体之间保持一定的空间,使得水泥填充满两个相邻砌块本体之间,从而保证了水平方向上相邻两个砌块本体的粘接性。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胜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胜盈新型建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214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