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半挂车车载称重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21621.2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330143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28 |
发明(设计)人: | 付宏勋;刚宪约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理工大学 |
主分类号: | G01G19/12 | 分类号: | G01G19/12;G01G3/13;G01S19/14;G08C17/0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55086 山东省淄博***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半挂车 车载 称重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挂车车载称重系统,涉及车载称重系统领域。主要包括:应变测量模块、变送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供电模块。所述应变测量模块采用应变式传感器,安装在半挂车车架纵梁底部;所述变送模块与所述应变式传感器通过电路连接,接收所述应变式传感器传递过来的模拟信号并将其转化成数字信号输出;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所述数据处理模块用来接收由所述变送模块输出的数字信号并计算输出车辆所承受的重量信息。本实用新型所述半挂车车载称重系统,有效利用车架受力变形产生的应变准确测量车辆的载荷情况,所述应变测量模块安装在车架两侧工字梁底部,测量结果准确且安装时不需要对车辆进行改装,便于后期维护。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车辆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半挂车车载称重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我国汽车工业的不断发展以及物流产业的迅速崛起,交通运输业的发展异常迅速,载货汽车的数量急剧增加,承载能力也越来越大,为了追求利益的最大化,超载的现象屡禁不止。车辆超载问题是困扰交通安全的重大问题之一,据统计,70%的道路安全事故是由于车辆超限超载引发的。另外车辆的超载对路面、桥梁的破坏极其严重,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与资源的浪费。
传统的称重方式依靠地磅定点称重,载货汽车需要驾驶到特定的位置,在静止状态下进行测量,耗费时间久,工作效率低,已经不能满足现代化运输行业的需求。目前,针对称重问题,动态称重技术发展较快,在高速路收费站已经开始普遍应用,能够实现不停车测量,测量效率和准确率较高,但是依然受到定点检测的局限影响,并且在普通公路、桥梁上的应用较少,无法解决更为广泛地称重问题。
为了解决所述称重问题并且避免传统称重方式的弊端,车载称重系统逐渐被开发利用,所述系统将称重装置安装在车身上,可以对车辆的承载情况进行实时检测,驾驶员可以通过车载终端即时获得称重信息。另外,利用当下先进的远程无线通信和定位技术,车辆所属公司可以对在外工作的车辆进行实时的监控管理,随时获取车辆的载重和位置信息,对规范驾驶员行为,规避不必要的风险,提高工作效率具有很大的帮助。但是由于车载称重系统的技术不够成熟,系统的各个组成部分容易受到多种因素的干扰,例如温度、传感器安装位置等,所以车载称重系统还需进一步优化。
发明内容
针对上述提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半挂车车载称重系统,实现自由称重的同时,提升了测量的精确度。
本实用新型的半挂车车载称重系统,包括应变测量模块、变送模块、数据传输模块、数据处理模块、显示模块和供电模块六个组成部分;所述应变测量模块采用应变式传感器,其电阻值随车架的承载变形发生变化,并输出相应的电压模拟信号,应变测量模块采用带温度自补偿的高精度全桥应变片;所述变送模块与所述应变测量模块通过电路连接,变送模块接收应变测量模块传递过来的模拟信号,变送模块采用称重测量数模转换专用模块,可提供比较稳定的激励电压,可对应变测量模块传递过来的模拟信号进行放大、转换;所述数据传输模块采用CAN总线通信方式,连接包括各个应变传感器的单片机、CAN收发器、两根差分信号线、以及接收数据的主控单片机,接收数据的主控单片机对报文进行编码以差分信号传送至两根总线;采用CAN总线的通信方式具有抗干扰性好、线束数量少和易于检测错误的优点;所述数据处理模块采用STM32单片机,单片机可进行数据接收和解码,实现数据处理、温度补偿算法和CAN总线数据收发,该单片机能够满足高性能、低成本、低功耗的设计要求,数据处理模块可通过分析计算车架两侧测得的数据,判断车内载荷是否均匀装载,若两侧应变式传感器测得的数值差值较大,车载报警器将会被触发,提醒驾驶员及时采取措施,避免出现偏载工况;所述显示模块连接数据处理模块,接收数据处理模块的计算结果,显示最终测量的重量值。
所述应变测量模块采用的是带温度自补偿的高精度全桥应变片,相比单轴应变片省去了组桥步骤,并且有抗温度干扰能力;所述应变片的电阻值为350±5%Ω,灵敏系数为2.11± 1%,应变极限为2%,适用温度范围为-30~+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理工大学,未经山东理工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162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拼装式医院病房空调送、排风系统
- 下一篇:一种模具合模对正导引块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