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过流保护电路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21608.7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4712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冯春;梅国政;冯磊;汤冬梅;吴金伟;聂明辉;孔国庆;叶树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2H3/08 | 分类号: | H02H3/08 |
| 代理公司: | 南昌新天下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6115 | 代理人: | 宋会英 |
| 地址: | 330000 江西省*** | 国省代码: | 江西;36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保护 电路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控制电路保护的过流保护电路,尤其是一种对控制电路的输出进行过流保护的电路。一种过流保护电路,连接于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之间,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T2、光耦U2和电阻R9、R11、R15;三极管T2用于放大电流信号;光耦U2用于隔离输入输出信号;电阻用于保护过流电路。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保护输出电路,防止器件烧坏,保护元器件,增加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创造了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适用于控制电路保护的过流保护电路,尤其是一种对控制电路的输出进行过流保护的电路。
背景技术
本方法适用于控制电路保护。控制电路,现在电路只要有需要控制的负载,大部分都会使用到控制电路,其功能是通过驱动电路对外围的负载进行控制输出。对产品来说控制电路一旦出现故障,就无法保证产品完成控制功能。控制电路最主要的参数就是电流和电压,如果控制电路没有输出过流保护功能,一旦控制电路出现短路或者电路异常出现大电流,极易导致烧坏驱动电路元器件,导致电路失效,影响产品功能,因此过流保护就很有必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供一种对控制电路增加了过流保护功能,提高产品可靠性的过流保护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过流保护电路,连接于控制电路与驱动电路之间,所述过流保护电路包括三极管T2、光耦U2和电阻R9、R11、R15;
三极管T2用于放大电流信号,其基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发射极通过电阻与控制电路的发射极连接,集电极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
光耦U2用于隔离输入输出信号,其1端口与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4端口TEST1为I/O口信号连接至主控系统芯片,由软件控制电平输出;
电阻用于保护过流电路,电阻R9另一端与控制电路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与光耦U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电源。
优选的,过流保护电路阈值设置为控制电路进行工作时单路电路中电流的最高值。
优选的,控制电路的Vin1为I/O口信号连接至主控系统芯片,由软件控制电平输出。
过流保护电路的作用是防止输出端电流过大,驱动元器件等元器件发热损坏。本实用新型通过在控制电路输出端的三极管发射极接入过流保护电路,实时监测输出端电流,当电流超过阈值时,会触发保护电路工作,及时强制切断输出端电流,防止瞬间发热过大,烧坏元器件,从而达到过流保护的作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如下优点:保护输出电路,防止器件烧坏,保护元器件,增加了元器件的使用寿命,创造了经济效益,同时提高了产品的可靠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电路图;
图中,1、控制输出电路;2、过流保护电路。
具体实施方式
需要指出的是,在本实施例中,连接一般指代电连接,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下面结合附图1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述:一种过流保护电路,连接于控制输出电路1与驱动电路之间,所述过流保护电路2包括三极管T2、TLP181光耦U2和限流电阻R9、R11、R15;三极管T2用于放大电流信号,其基极与电阻R9的一端连接,发射极通过电阻与控制电路的发射极连接,集电极与电阻R11的一端连接;光耦U2用于隔离输入输出信号,起到防干扰的作用,其1端口与电阻R11的另一端连接,4端口TEST1为I/O口信号连接至主控系统芯片,由软件控制电平输出;电阻用于保护过流电路,电阻R9另一端与控制电路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5的一端与光耦U2的输出端连接,另一端接电源。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江西洪都航空工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2160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