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19857.2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66532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7-13 |
| 发明(设计)人: | 龙洁;任海川;于紫薇;廖缘慧 | 申请(专利权)人: | 郑州大学 |
| 主分类号: | A61B5/389 | 分类号: | A61B5/389;A61B5/296;A61B5/256 |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极 面罩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与面部贴合且包覆下颌,所述面罩设置有与嘴部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端设置有与鼻部对应的凸起,所述面罩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若干系带,所述面罩与面部贴合的位置设置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设置有与颈阔肌、咬肌、颧肌位置对应的粘贴片,所述粘贴片与面部贴合的位置设置有肌电电极贴片,且所述肌电电极贴片的面积小于对应的粘贴片的面积;首先把面罩戴在面部,通过面罩内设置的粘贴片与面部皮肤贴合,便于粘贴在粘贴片上的肌电电极贴片稳定的与皮肤固定,防止肌电电极贴片滑落,同时面罩佩戴简单便捷,适合在不同环境下使用。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可穿戴设备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
背景技术
表面肌电信号(sEMG)是从人体骨骼肌表面通过电极记录下来的神经肌肉活动放出的生物电信号,不仅在临床医学、运动学等领域被广泛应用,而且近年来研究证明肌肉关节内的肌电信号存在着相应的语音信息,在语音识别中有着极好的应用前景。发音时面部及喉颈部的肌肉对应着不同的运动模式,其所伴随的表面肌电信号是不同的。通过记录面部及喉颈部的表面肌电信号,并对肌电信号进行信号分析与处理。
传统的表面肌电信号测试装置直接与脸部或者下颚等部位贴合,肌电电极贴片在收集表面肌电信号时,表面皮肤通过面部运动会导致肌电电极贴片发生脱离,影响收集的肌电信号,因此需要提供一种佩戴方便,稳定固定肌电电极贴片的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很好的解决了肌电电极贴片与面部容易滑脱的问题。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肌电电极贴片面罩,包括面罩,所述面罩与面部贴合且包覆下颌,所述面罩设置有与嘴部对应的第一开口,所述第一开口上端设置有与鼻部对应的凸起,所述面罩的左右两端均设置有若干系带,所述面罩与面部贴合的位置设置有无纺布,所述无纺布上设置有与颈阔肌、咬肌、颧肌位置对应的粘贴片,所述粘贴片与面部贴合的位置设置有肌电电极贴片,且所述肌电电极贴片的面积小于对应的粘贴片的面积。
进一步地,所述凸起与鼻孔相对应的位置开设第二开口。
进一步地,所述肌电电极贴片包括依次设置的柔性基底、第一绝缘层、柔性电极层、第二绝缘层,所述柔性基底与粘贴片相连接。
进一步地,所述粘贴片的面积是所述肌电电极贴片面积的1.5-2倍。
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与粘贴片之间设置有海绵条,所述海绵条与粘贴片接触的面积与所述粘贴片的面积一致。
进一步地,所述位于颈阔肌的海绵条的厚度是位于咬肌、颧肌的海绵条的厚度的3-4倍。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的下部设置有第三开口,所述开口位于第一开口的左右两侧。
进一步地,所述第三开口横向延伸至所述面罩的边沿处。
进一步地,所述无纺布为蜂窝状。
进一步地,所述面罩开设有若干通气小孔。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首先把面罩戴在面部,通过面罩内设置的粘贴片与面部皮肤贴合,便于粘贴在粘贴片上的肌电电极贴片稳定与皮肤固定,防止肌电电极贴片滑落,同时面罩佩戴简单便捷,适合在不同环境下使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后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A的放大图;
图5为肌电电极贴片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郑州大学,未经郑州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985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精密零部件加工用夹持装置
- 下一篇:一种带有导向装置的折弯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