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水质检测用的污泥干燥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18314.9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06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22 |
| 发明(设计)人: | 李凯;宋帅;吴樊樊;张育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人久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1N1/44 | 分类号: | G01N1/44;G01N1/34 |
| 代理公司: | 郑州智多谋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1170 | 代理人: | 马士腾 |
| 地址: | 450000 河南省郑州市自贸试验区***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水质 检测 污泥 干燥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质检测用的污泥干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驱动装置和支撑脚,所述箱门底部开设有抽拉槽,所述装置本体两侧侧壁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离舱,所述分离舱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透明隔板,所述分离舱两侧的侧壁与装置本体内部两侧的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分离舱内部的底部设有生态透水砼层,所述分离舱的底部设有透水网,所述分离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内部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槽的底部设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的底部设有收集槽,本装置结构简单,使用方便且实用性较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干燥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水质检测用的污泥干燥装置。
背景技术
水是生命之源,人类在生活和生产活动中都离不开水,生活饮用水水质的优劣与人类健康密切相关。随着社会经济发展、科学进步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饮用水的水质要求不断提高,饮用水水质标准也相应地不断发展和完善。由于生活饮用水水质标准的制定与人们的生活习惯、文化、经济条件、科学技术发展水平、水资源及其水质现状等多种因素有关,不仅各国之间,而且同一国家的不同地区之间,对饮用水水质的要求都存在着差异。
饮用水主要考虑对人体健康的影响,其水质标准除有物理指标、化学指标外,还有微生物指标;对工业用水则考虑是否影响产品质量或易于损害容器及管道。浑浊度为水样光学性质的一种表达语,用以表示水的清澈和浑浊的程度,是衡量水质良好程度的最重要指标之一,也是考核水处理设备净化效率和评价水处理技术状态的重要依据。浑浊度的降低就意味着水体中的有机物、细菌、病毒等微生物含量减少,这不仅可提高消毒杀菌效果,又利于降低卤化有机物的生成量。
目前在对水质的检测采样过程中,采集到的样本中会携带有大量的污泥,而对现有的污泥采取的干燥方式一般为晾晒,较为麻烦。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质检测用的污泥干燥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水质检测用的污泥干燥装置,包括装置本体、驱动装置和支撑脚,所述装置本体的底部固定安装有支撑脚,所述装置本体的外侧固定安装有箱门,所述箱门的外侧设有透明观察窗,所述箱门的底部开设有抽拉槽,所述装置本体两侧侧壁的顶部均固定安装有驱动装置,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的顶部固定安装有分离舱,所述分离舱两侧的侧壁上均设有透明隔板,所述分离舱两侧的侧壁与装置本体内部两侧的侧壁之间固定安装有加热装置,所述分离舱内部的底部设有生态透水砼层,所述分离舱的底部设有透水网,所述分离舱的底部固定安装有过滤槽,所述过滤槽的两侧与装置本体内部两侧的侧壁之间均固定安装有固定架,所述过滤槽内部两侧的侧壁上均固定安装有限位块,所述限位块之间设有过滤网,所述过滤槽的底部设有活性炭过滤层,所述装置本体内部的底部设有收集槽,所述装置本体的顶部开设有入水口。
优选的,所述支撑脚共设四个,均分布在装置本体底部的四个拐角处。
优选的,所述驱动装置与加热装置之间电连接。
优选的,所述箱门插接在装置本体的外侧上。
优选的,所述分离舱与入水口之间相连通。
优选的,所述过滤网插接在限位块之间。
优选的,所述收集槽插接在抽拉槽的内部。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本实用新型中,通过设置生态透水砼层,能够使水通过生态透水砼层渗透下去,而污泥会被阻挡停留在生态透水砼层的外表面上,方便进行烘干。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人久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人久检测技术服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831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