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地质勘测用的脱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17835.2 | 申请日: | 2020-06-17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3200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12 |
发明(设计)人: | 黄海槟 | 申请(专利权)人: | 黄海槟 |
主分类号: | B66C1/36 | 分类号: | B66C1/3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522000 广东省揭***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地质 勘测 脱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地质勘测用的脱钩装置,包括主体和固定螺栓,所述主体内部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装置,且主体外部的下端连接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的底部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外部的右端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安装有钩体,所述主体底部外部的中部连接有稳固板,所述固定螺栓位于稳固板的内部。该地质勘测用的脱钩装置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柱、卡槽与固定块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脱钩装置进行连接与固定,可在对脱钩装置进行移动时更加的稳定,降低脱钩装置产生晃动的可能,便于使用者使用脱钩装置,可在对地质勘测时对物品的放置更加的准确,勘测数据更加的精准。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脱钩装置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地质勘测用的脱钩装置。
背景技术
“地质勘探”即是通过各种手段、方法对地质进行勘查、探测,确定合适的持力层,根据持力层的地基承载力,确定基础类型,计算基础参数的调查研究活动,在地质勘测的过程中需使用到脱钩装置,使得勘测更加的便捷。
市场上的地质勘测用的脱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较为便捷的对悬挂的物品进行脱钩处理,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脱钩装置进行良好的保护,导致对地质勘测的信息不够精准,为此,我们提出了一种地质勘测用的脱钩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地质勘测用的脱钩装置,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地质勘测用的脱钩装置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较为便捷的对悬挂的物品进行脱钩处理,给使用者的使用带来不便,并且在使用过程中不能够对脱钩装置进行良好的保护,导致对地质勘测的信息不够精准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地质勘测用的脱钩装置,包括主体和固定螺栓,所述主体内部的上端设置有连接装置,且主体外部的下端连接有防护装置,所述防护装置的底部安装有调节装置,所述调节装置的底部连接有支撑块,且支撑块外部的右端设置有移动杆,所述移动杆的底部安装有钩体,所述主体底部外部的中部连接有稳固板,所述固定螺栓位于稳固板的内部。
优选的,所述连接装置包括连接柱、卡槽与固定块,且连接装置内部的中部设置有连接柱,所述连接柱外部的两端均安装有固定块,且固定块的内部连接有卡槽,所述卡槽的外部与固定块的内部为焊接连接,且固定块关于连接柱的中心呈对称分布。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包括衔接块、转动转轴、照明灯、挂钩与固定弹簧,且防护装置的内部设置有衔接块,所述衔接块内部的中部贯穿有转动转轴,所述防护装置底部的外部安装有照明灯,且照明灯外部的一端连接有挂钩,并且挂钩的内部设置有固定弹簧。
优选的,所述衔接块内部的中部与转动转轴的外部为活动连接,且衔接块外部的一端与防护装置的内部为固定连接,并且防护装置通过衔接块与转动转轴构成旋转结构。
优选的,所述防护装置底部的外部与挂钩外部的一端为固定连接,且挂钩之间均为等距离分布。
优选的,所述调节装置包括第一液压杆、安装板、滑道与第二液压杆,且调节装置的内部穿设有滑道,所述滑道内部的一端连接有第一液压杆,且第一液压杆底部的外部的一端安装有安装板,并且安装板的内部设置有第二液压杆。
优选的,所述滑道内部的一端与第一液压杆外部的一端为焊接连接,且第一液压杆底部外部的一端与安装板的外部为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第二液压杆底部外部的形状结构与支撑块内部的形状结构相吻合,且第二液压杆顶部的外部与安装板的内部为粘接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该地质勘测用的脱钩装置通过连接装置、连接柱、卡槽与固定块的设置,能够在使用过程中对脱钩装置进行连接与固定,可在对脱钩装置进行移动时更加的稳定,降低脱钩装置产生晃动的可能,便于使用者使用脱钩装置,可在对地质勘测时对物品的放置更加的准确,勘测数据更加的精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黄海槟,未经黄海槟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7835.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氨气废气双重吸收装置
- 下一篇:车载充电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