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便于安装的超声波探伤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17464.8 | 申请日: | 2020-06-17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1442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9 |
| 发明(设计)人: | 蔚道祥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 |
| 主分类号: | G01N29/26 | 分类号: | G01N29/26;G01N29/22 |
| 代理公司: | 上海科盛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1225 | 代理人: | 杨宏泰 |
| 地址: | 200062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便于 安装 超声波 探伤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超声波探伤装置,该装置包括机体、可转动的设置在机体上表面用以遮挡光源的调节组件以及通过探测线设置在机体前的固定组件,所述的固定组件由结构相同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构成,所述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均为U型方框结构,其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并且在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内部均设有可沿开口方向滑动用以夹持不同形状的待探伤杆件的半圆形夹。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适用于不同形状的待探伤杆件、防止光源阻碍探伤机观测等优点。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超声波探伤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便于安装的超声波探伤装置。
背景技术
超声波探伤是利用超声能透入金属材料的深处,并由一截面进入另一截面时,在界面边缘发生反射的特点来检查零件缺陷,当超声波束自零件表面由探头通至金属内部,遇到缺陷与零件底面时就分别发生反射波,在荧光屏上形成脉冲波形,根据这些脉冲波形来判断缺陷位置和大小。
工业设备中常有金属杆状零件,当金属杆状零件出现损伤时需要对其内部检测是否有断层,常常运用超声波探伤机进行检查,在探伤时会先将所要探伤的设备一部分进行固定,然后继续超声波探伤,由于金属杆件可分为圆杆和方杆,当对不同形状的杆件进行探伤时,则需要更换不同的固定组件,拆卸麻烦,大大降低了探伤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为了克服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缺陷而提供一种便于安装的超声波探伤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可以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
一种便于安装的超声波探伤装置,该装置包括机体、可转动的设置在机体上表面用以遮挡光源的调节组件以及通过探测线设置在机体前的固定组件,所述的固定组件由结构相同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构成,所述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均为U型方框结构,其开口方向相对设置,并且在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内部均设有可沿开口方向滑动用以夹持不同形状的待探伤杆件的半圆形夹。
所述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均由一体成型且相互垂直设置形成方框型的上臂、连接部和下臂组成。
所述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在相对设置的下臂端面处均设有Y型的下固定块,两个下固定块通过螺纹杆相互连接并调节距离。
所述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在相对设置的上臂端面处均设有Y型的上固定块,两个上固定块通过连杆实现导向。
所述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的上臂开设有沿开口方向的凹槽,并且下臂开设沿开口方向的滑槽,第一固定框内设有在凹槽和滑槽内滑动的第一半圆形夹,第二固定框内设有在凹槽和滑槽内滑动的第二半圆形夹。
在第一固定框内,第一半圆形夹的上端部在凹槽内滑动,第一半圆形夹的下端部设有滑块,该滑块在滑槽上滑动,并且在滑块上设有调节定位的螺栓。
所述的第一固定框和第二固定框的上臂端部设有多个用以纵向夹持待探伤杆件的带螺纹固定杆,并且在固定杆上设有带有防滑凸起的转盘。
所述的第一半圆形夹和第二半圆形夹均为弹性橡胶夹。
所述的调节组件包括固定在机体上表面的一对转动块和一对连接块、底边与转动块铰接且两侧边开设滑槽的转动板以及一端通过滑动杆与滑槽滑动连接且另一端与连接块铰接的旋转杆,所述的转动板上设有沿转动板侧边滑动且带有卡杆的固定夹。
所述的机体上表面还固定有U形块,其内部转动连接有夹杆,用以将转动板固定在机体上表面。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未经上海市特种设备监督检验技术研究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746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具有散热功能的电脑机箱
- 下一篇:三角形的罗拉座的铸铝模具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