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水中痕量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自动分析仪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15625.X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9139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22 |
发明(设计)人: | 段朝悦;赵萍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宝德仪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21/78 | 分类号: | G01N21/78 |
代理公司: | 北京青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384 | 代理人: | 郑青松 |
地址: | 1022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水 痕量 硝酸盐 亚硝酸盐 自动 分析 | ||
1.一种海水中痕量硝酸盐或亚硝酸盐自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包括自动进样部分、溶液输送部分、化学流路、检测器和数据处理工作站;
自动进样部分包括进样臂、进样针、样品盘及样品管;
所述样品管用于放置已知浓度的标准溶液或待测样品,所述进样针用于采集样品试管内的样品,并且将采集的样品通过进样臂输送至溶液输送部分;
所述进样臂用于固定进样针;所述样品盘用于放置样品管;
溶液输送部分包括多通道蠕动泵,并通过所述多通道蠕动泵输送样品蠕动泵管、载流蠕动泵管、显色剂蠕动泵管、络合剂蠕动泵管和缓冲溶液蠕动泵管内的液体;
所述化学流路包括电动多位阀、样品蠕动泵管、载流蠕动泵管、显色剂蠕动泵管、络合剂蠕动泵管、缓冲溶液蠕动泵管、第一缠绕反应管、第二缠绕反应管、第三缠绕反应管、第四缠绕反应管、第五缠绕反应管、第六缠绕反应管、第一三通、第二三通、第三三通、第一二通、第二二通、毛细连接管、样品环、试剂瓶、流通池、第一背压管和第二背压管;
所述试剂瓶包括载流瓶、络合剂瓶、显色剂瓶、缓冲溶液瓶和废液瓶;
电动多位阀具有至少六个接口,分别为D接口、E接口、F接口、G接口、H接口、I接口;
所述样品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自动进样部分的进样针相连,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I接口液体连通;
所述载流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载流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G接口液体连通;
所述络合剂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络合剂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第一三通的B口液体连通;
所述缓冲溶液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缓冲溶液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第二三通的B接口液体连通;
所述显色剂蠕动泵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显色剂瓶液体连通,另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第三三通的B接口液体连通;
所述样品环的一端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E接口液体连通,另一端与所述电动多位阀的H接口液体连通;
所述电动多位阀的D接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废液瓶液体连通;
所述电动多位阀的F接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第一三通的A口液体连通;
所述第一三通的C口与第一缠绕反应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液体连通;
所述第二三通的A口连接于所述第一缠绕反应管的另一端,所述第二三通的B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缓冲溶液蠕动泵管相连,所述第二三通的C口连接于第二缠绕反应管的一端;
所述第二缠绕反应管的另一端连接于四通阀的J口,所述四通阀的K口连接于镉柱的一端,所述镉柱的另一端连接于四通阀的L口;所述四通阀的M口连接于第三三通的A口;
所述第三三通的B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所述显色剂蠕动泵管相连,所述第三三通的C口与第三缠绕反应管的一端通过毛细连接管液体连通;
加热反应装置中的第四缠绕反应管A端与第三缠绕反应管的另一端相连,加热反应装置中的第四缠绕反应管的B端与第五缠绕反应管的一端相连;
所述第一二通A口与第五缠绕反应管的另一端相连,所述第一二通的B口连接于第六缠绕反应管的一端;
所述第二二通的A口连接于第六缠绕反应管的另一端;
所述第一背压管的一端与电动多位阀的D接口相连,另一端与废液瓶相连;
所述第二背压管的一端与所述流通池的出口相连,另一端与废液瓶相连;
所述第二二通的B口与流通池的入口连通,所述流通池的出口通过毛细连接管与废液池液体连通;
所述流通池放置在检测器内,所述检测器用于测试吸光度;
所述数据处理工作站与所述检测器连接,以对其检测的数据进行处理。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电动多位阀有两个状态:第一状态为载样状态,其中D接口与E接口相通,F接口与G接口相通,H接口与I接口相通;第二状态为注样状态,其中D接口与I接口相通,E接口与F接口相通,G接口与H接口相通。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自动分析仪,其特征在于,所述四通阀有两种连接状态:第一状态为J口与K口相通,L口与M口相通;第二状态为J口与M口相通,K口与L口相通。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宝德仪器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宝德仪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5625.X/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废气回焰燃烧净化装置
- 下一篇:可自适应夹持的虎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