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乙烯丙烯共聚物搅拌罐顶部安装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14837.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59524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琳;崔程 | 申请(专利权)人: | 圣威达橡塑(常州)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01F7/18 | 分类号: | B01F7/18;B01F15/00;B01J19/18;C08F210/16;C08F210/06;C08F2/01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3100 江苏省常***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乙烯 丙烯 共聚物 搅拌 顶部 安装 机构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乙烯丙烯共聚物搅拌罐顶部安装机构,包括罐体和盖体,所述罐体和盖体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机构固定安装,所述盖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转动贯穿盖体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盖体的下方设有四块定位块,所述盖体内设有用于对四块定位块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乙烯丙烯生产设备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乙烯丙烯共聚物搅拌罐顶部安装机构。
背景技术
丙烯在常压下是一种无色气体,比空气略重,有轻微芳香味。与其它烯烃相比,在同样温度时丙烯的传递性质比乙烯要低,而比丁烯要高。液态时,在相冋温度和各自沸点温度下,丙烯比丁烯或更重烯烃具有较高的粘度、表面张力和密度;以每克物料计,丙烯的焓和熵比丁烯要高得多,而焓仅为乙烯的一半;乙烯是由两个碳原子和四个氢原子组成的化合物,两个碳原子之间以双键连接,乙烯存在于植物的某些组织、器官中,是由蛋氨酸在供氧充足的条件下转化而成的。
现有的搅拌罐的罐体与盖体之间多通过螺栓进行固定,固定效果较差,且在对盖体和罐体体进行固定时,盖体容易产生偏移,不便于对盖体进行开合,操作较为不便。
为此,我们提出来一种乙烯丙烯共聚物搅拌罐顶部安装机构解决上述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盖体不便于开合的问题,而提出的一种乙烯丙烯共聚物搅拌罐顶部安装机构。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乙烯丙烯共聚物搅拌罐顶部安装机构,包括罐体和盖体,所述罐体和盖体之间通过多个固定机构固定安装,所述盖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的驱动轴转动贯穿盖体并同轴固定连接有搅拌叶,所述盖体的下方设有四块定位块,所述盖体内设有用于对四块定位块进行定位的定位机构。
优选地,所述固定机构包括与罐体侧壁转动连接的L型板,所述L型板拐角处转动连接有U型板,所述盖体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与U型板相匹配的卡接环,所述罐体的侧壁上固定连接有螺纹杆,所述螺纹杆外套设有压环、弹簧、滑环和螺纹环,所述压环和滑环均与螺纹杆滑动连接,所述弹簧的两端分别与压环和滑环相对的侧壁固定连接,所述螺纹环与螺纹杆螺纹连接,所述L型板上设有与螺纹杆相匹配得开槽,所述L型板上设有与压环相匹配得卡槽。
优选地,所述定位机构包括设置在盖体下端的两个凹槽,两个所述凹槽内均转动连接有双向螺纹杆,两根所述双向螺纹杆之间通过传动机构传动连接,两根所述双向螺纹杆外均螺纹套设有两块螺纹块,四块所述螺纹块的下端分别与四块定位块的上端固定连接,其中一根所述双向螺纹杆的一端转动贯穿盖体并同轴固定连接有转柄。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两个皮带轮,两个所述皮带轮之间通过皮带传动连接,两个所述皮带轮分别与两根双向螺纹杆同轴固定连接。
优选地,位于同一根所述双向螺纹杆外的两块螺纹块上均贯穿设有与双向螺纹杆相匹配的螺纹孔,两个所述螺纹孔内的螺纹旋向相反。
优选地,四块所述定位块靠近盖体边缘处的部分均呈弧形设置。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通过设置固定机构,通过转动转柄,转柄带动两根双向螺纹杆转动,两根双向螺纹杆带动四块螺纹块相对移动,四块螺纹块带动四块定位块相对移动,直至四块定位块均与罐体内壁相抵接触,然后将U型板挂在卡接环上,然后通过依次转动多个L型板,L型板带动U型板稳定挂在卡接环上,并使螺纹杆插入开槽内,然后转动螺纹环,螺纹环带动滑环移动,滑环压缩弹簧,弹簧将压环抵紧即可将盖体固定,操作较为简单且对齐准确,不会产生偏移。
本实用新型对罐体和盖体进行固定时,对其准确,不会产生偏移。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圣威达橡塑(常州)有限公司,未经圣威达橡塑(常州)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4837.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