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13568.1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347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2 |
| 发明(设计)人: | 杨岸明;田盛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坦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C02F3/34 | 分类号: | C02F3/34 |
| 代理公司: | 北京东岩跃扬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559 | 代理人: | 叶平 |
| 地址: | 100081 北京市海淀***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污水处理 装置 | ||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固定层两面分别连接微生物挂膜层,微生物挂膜层以V字型结构与固定层连接,固定层的顶部连接顶部固定空腔,固定层的底部连接底部固定空腔,顶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顶部固定杆,底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底部固定杆,顶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顶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底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底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微生物挂膜层缝制在固定层上。本实用新型可有效提高微生物的附着量,具有空隙不易堵塞、微生物挂膜速度快等优点,充分发挥了填料应有的作用,并提高了生物脱氮效率。实现脱氮功能微生物的快速富集繁殖,实现高氨氮废水高效降解。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活性污泥法是目前污水处理的主要方法,具有处理效率高、建设及运行成本低、运行维护简便等优点。其利用水处理功能微生物将污染物降解,其中异养微生物生长速率快,可在系统中稳定增殖并维持较高的浓度;而短程硝化菌、硝化菌、厌氧氨氧化菌等自养微生物生长速度慢,难以在系统中截留、增殖及维持稳定的污泥浓度,为保证处理效果,需要定期补充功能微生物菌种。
在实际工程中,传统的填料可以在一定程度提高微生物的附着量,但传统填料挂膜量低,填料空隙易堵塞,挂膜慢,难以充分发挥填料应有的作用。
目前截留自养功能菌的方法主要有膜生物反应器(MBR)与移动床生物膜反应器(MBBR)。但MBR工艺存在膜污染严重、膜清洗更换费用高、运行能耗高、膜通量衰减后难以稳定出水等问题;MBBR工艺在反应池内投加悬浮填料,该工艺存在填料磨损严重,生物量低,易堵塞出水口,反应池内易堆积,填料悬浮曝气能耗高等缺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亟需开发有效提高污水生物处理系统生物量的设备及技术。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装置,V型板式组合填料的固定层两面分别连接微生物挂膜层,微生物挂膜层以V字型结构与固定层连接,固定层的顶部连接顶部固定空腔,固定层的底部连接底部固定空腔,顶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顶部固定杆,底部固定空腔的内腔连接底部固定杆,顶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顶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底部固定杆的两端分别伸出底部固定空腔的端头,微生物挂膜层缝制在固定层上;
填料支架外部的左侧与右侧分别连接限位滑道,限位滑道与滑轨相匹配,滑轨底部设置限位装置,滑轨与限位装置连接,填料支架的限位滑道沿滑轨滑入的方式安装及取出。
限位滑道位于V型填料固定在填料支架两侧的外部中间位置。反应池内安装固定架的滑轨,反应池内与池体垂直的纵向设置滑轨。填料支架的顶部设置与顶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固定装置的间距为10-20cm,顶部固定杆两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用插销进行固定;支架的底部设置与底部固定杆配套的固定装置,底部固定杆两端头分别插入固定装置,用插销进行固定。固定装置为半圆形。一侧的固定层有2个以上V字型结构的微生物挂膜层连接。
一种污水处理菌巢制作方法,含有以下步骤;将微生物挂膜层的宽度与固定层一致,微生物挂膜层的长度为固定层的长度减去0.2m;固定层采用尼龙高分子材料制作成网孔结构的板状,网孔形状为菱形或正方形,边长2-5mm;微生物挂膜层采用聚氨酯加工成板状,板厚为10-30mm,发泡后微生物挂膜层密度为20-60PPI。
采用工业缝纫机沿长边将微生物挂膜层与固定层缝制在一起,缝纫线长与微生物挂膜层的长度一致,缝制线间隔5-10cm,缝制后的填料板四周采用锁边机进行锁边。
顶部固定杆与底部固定杆的长度为填料固定层宽度增加10cm,固定层的顶部5cm位置向内沿顶部固定杆360°翻转,固定层的底部5cm向外沿底部固定杆360°翻转,翻转后的顶部与底部缝制成直径不小于φ20的顶部固定空腔与底部固定空腔,将顶部固定杆与底部固定杆缝制在填料的顶部与底部固定空腔内以固定,翻转后固定层的顶底距离微生物挂膜层距离分别为5cm。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坦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坦思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3568.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快速富集脱氮功能菌的填料装置
- 下一篇:一种镁冶炼用循环水回收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