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婴儿车防夹锁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12987.3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507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3 |
发明(设计)人: | 徐亚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亚文 |
主分类号: | B62B7/08 | 分类号: | B62B7/08;B62B9/00 |
代理公司: | 东莞市创益专利事务所 44249 | 代理人: | 李卫平 |
地址: | 435100 湖北省黄石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婴儿 车防夹锁车 结构 | ||
一种婴儿车防夹锁车结构,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用婴儿手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婴儿车在误动作时,不可进行折叠时的婴儿车防夹锁车结构。结构连接座固定在后脚管上,结构连接座通过转轴D活动连接支撑管连接座,支撑管连接座通过转轴C与坐椅支撑片的一端连接,支撑管连接座固定在支撑管上,坐椅支撑片的另一端通过转轴B活动连接在坐椅管上靠近靠背管的一侧。利用坐椅管上若承载有重物时,坐椅管与靠背管的连接端不能上升、支撑管不能下降的原理,从根本上杜绝了若是由于人为的误动作,使得坐、卧在支撑管上方的婴儿被夹的现象产生。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庭用婴儿手推车技术领域,特别是指一种婴儿车在误动作时,不可进行折叠时的婴儿车防夹锁车结构。
背景技术
婴儿车是众多家庭哺育下一代必须装备的工具。它能在居家、外出等场合给家庭带来很大的便利。
现有技术中的婴儿车,为了不使用时收藏的方便,一般都是通过多个支撑杆连接位置的关节相对折叠,可以使婴儿车在折叠后呈扁平状。婴儿车在折叠过程中,都会是以婴儿车的中轴线的方向进行高低方向和左右方向的折叠。而在折叠过程之前,首先必须解开设置在婴儿车把手上的解锁机构,只有解开了解锁机构,婴儿车才能进行轻松、方便的折叠。然而,在使用过程之时,有时人为的误动作,导致车把手上的解锁机构被解开,婴儿车则启动了折叠动作,支撑婴儿坐、卧的左、右支撑管则会向上升起,并向中轴线靠拢,而此时,坐、卧的在左、右支撑管上方的婴儿很容易受到夹伤或惊吓,因而存在有不安全因素。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上述现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而提供一种婴儿车防夹锁车结构。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实现的:一种婴儿车防夹锁车结构,由车身支撑杆、脚轮及手把构成,车身支撑杆通过现有组装方式之组设成婴儿车体,在车身支撑杆的底部固设有可绕转轴转动的脚轮,解锁机构F分别与下手把管、上连接杆及靠背管的一端连接,下手把管的另一端通过转轴G与大关节的一端连接,大关节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前脚管连接;上连接杆远离手把的另一端通过转轴E与支撑管连接,支撑管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前脚管上的辅助杆连接;靠背管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坐椅管的一端连接,坐椅管的另一端通过转轴与前脚管上的提拉管连接,坐椅管通过转轴A进行活动连接;后脚管铆接在大关节的中段,结构连接座固定在后脚管上,结构连接座通过转轴D活动连接支撑管连接座,支撑管连接座通过转轴C与坐椅支撑片的一端连接,支撑管连接座固定在支撑管上,坐椅支撑片的另一端通过转轴B活动连接在坐椅管上靠近靠背管的一侧。
所述的解锁机构F为离合齿轮副。
所述的离合齿轮副分别通过齿轮与固定在下手把管上的下锁车关节及上连接杆上的上锁车关节固定连接。
所述的支撑管连接座上设有与结构连接片上的凸起卡合的凹槽。
本实用新型利用坐椅管上若承载有重物时,坐椅管与靠背管的连接端不能上升、支撑管不能下降的原理,从根本上杜绝了若是由于人为的误动作,使得坐、卧在支撑管上方的婴儿被夹的现象产生。
附图说明:
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主视图;
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图一;
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图二;
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之图三;
附图5为附图2之H处放大图;
附图6为附图3之I处放大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亚文,未经徐亚文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2987.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陶瓷铝板
- 下一篇:移动式激光刺绣机的横向移动装置及激光刺绣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