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中频设备的刀型开关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12592.3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2266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李志胜;张明;张兆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山东荣泰感应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H21/54 | 分类号: | H01H21/54;H01H9/52;H01H9/02 |
| 代理公司: | 济南圣达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7221 | 代理人: | 杜桂林 |
| 地址: | 261200 山东***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中频 设备 开关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中频设备的刀型开关装置,它属于开关领域,包括绝缘底座,所述绝缘底座上依次排布有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所述第二铜排上铰接有刀闸组件,所述刀闸组件通过摆动可连接所述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又或者是连接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所述绝缘底座背部设有开关手柄,所述开关手柄和所述刀闸组件之间铰接有开关连杆,所述开关手柄转动通过所述开关连杆带动所述刀闸组件摆动,所述开关连杆和刀闸组件之间设有绝缘组件;所述绝缘底座背部设有检测开关,所述刀闸组件一侧设有检测杆,所述绝缘底座上设有开口槽,所述刀闸组件摆动可带动检测杆穿过开口槽在绝缘底座背部伸缩,所述检测开关可检测检测杆伸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开关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中频设备的刀型开关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的刀开关随着长时间使用,普遍存在接触不良或者松动的情况,因此带来一定的安全隐患,而且普通刀开关仅能通过直流电或者50HZ的交流电,电流较小,无法实现中低频大电流的通断。
有鉴于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结合相关领域多年的设计及使用经验,辅以过强的专业知识,设计制造了一种中频设备的刀型开关装置,来克服上述缺陷。
实用新型内容
对于现有技术中所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中频设备的刀型开关装置,保证中低频大电流的通断,且保证其使用寿命及稳定性。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中频设备的刀型开关装置,包括绝缘底座,所述绝缘底座上依次排布有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所述第二铜排上铰接有刀闸组件,所述刀闸组件通过摆动可连接所述第一铜排和第二铜排,又或者所述刀闸组件通过摆动连接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
所述绝缘底座背部设有开关手柄,所述开关手柄和所述刀闸组件之间铰接有开关连杆,所述开关手柄转动通过所述开关连杆带动所述刀闸组件摆动,所述开关连杆和刀闸组件之间设有绝缘组件;
所述绝缘底座背部设有检测开关,所述刀闸组件一侧设有检测杆,所述绝缘底座上设有开口槽,所述刀闸组件摆动可带动检测杆穿过开口槽在绝缘底座背部伸缩,所述检测开关可检测检测杆伸出。
优选的,所述刀闸组件包括两块刀闸铜排,两块所述刀闸铜排通过螺栓连接且两块所述刀闸铜排之间设有间隙,所述间隙与所述第一铜排、第二铜排以及第三铜排厚度相同,所述第一铜排、第二铜排以及第三铜排在两块所述刀闸铜排之间;
优选的,所述刀闸铜排设为“<”型,所述刀闸铜排两支腿间夹角大于90°,所述刀闸铜排拐角处与所述第二铜排底部铰接。
优选的,两所述刀闸铜排的两端均设有螺栓连接,两所述刀闸铜排外侧均设有弹簧片并通过所述螺栓固定,两所述弹簧片使两所述刀闸铜排有向内移动的趋势。
优选的,所述第一铜排和第三铜排上均设有防干涉槽,所述刀闸组件两端的螺栓可通过所述防干涉槽滑行导向。
优选的,所述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底部均设有冷却铜块,所述冷却铜块固定在所述绝缘底座上,所述冷却铜块上设有冷却水流通管路,所述冷却水流通管路上设有连接嘴。
优选的,所述绝缘底座背部设有手柄支撑座,所述开关手柄设置在手柄支撑座上且可相对手柄支撑座转动。
优选的,所述刀闸组件、第一铜排、第二铜排和第三铜排均设有两列,两列所述刀闸组件均通过所述开关连杆与所述开关手柄连接。
该实用新型的有益之处在于:
1.本实用新型利用检测开关检测刀闸组件的状态,更有利于线路控制,保证稳定性,此外带有冷却水流通管路的开关,可以起到良好的散热效果,保证通过频率高的大电流。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山东荣泰感应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山东荣泰感应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259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抗疲劳的继电器
- 下一篇:一种彗差镜头结构及彗差纠正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