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于5G的M.2接口的通信模块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12434.8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278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1 |
| 发明(设计)人: | 于海波;毛樟梅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联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4B1/40 | 分类号: | H04B1/40;H04L29/06 |
| 代理公司: | 杭州杭诚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33109 | 代理人: | 王江成 |
| 地址: | 311100 浙江省杭州市余杭***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于 接口 通信 模块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5G的M.2接口的通信模块,包括M.2接口,所述M.2接口分别经过电源转换和电平转换与5G模组相连,所述5G模组与天线相连。同时支持5G NR,LTE,3G,2G多种信号的传输及信息传递。上述技术方案解决模组与M2协议之间的转换,达到标准协议标准,PCB上要满足5G NR频段,LTE频段,3G频段,2G频段共存微带线走线处理,保证频率满足的情况下,确保插损的同时保证驻波比≤1.2,解决4个天线间隔隔离度≤‑25dB,保证4个天线之间互不干扰,解决从3.3V的M2标准电压升压到4V,确保输出电流保证3A的容量,同时确保压差控制在4v±0.1V之内,纹波控制在70mV‑100mV以内。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基于5G的M.2接口的通信模块。
背景技术
随着全球化科技的发展,在通信领域已经正式迈进了5G时代,5G快速的发展为工业互联网提供了良好的基础。由于4K/8K超高清视频应用的快速发展以及AR和VR应用的不断增长,需要5G来补充4G网络的容量。5G技术可以集成和实现移动技术、大数据、IoT和云计算的全部潜力,支持跨不同部门的数字化转型,包括医疗保健、智能车辆、智能家居、工业自动化等。设计和构建设备,以支持5G网络的提升的速度、容量和带宽。
有资料显示,目前5G模组采用LGA的封装,引脚多达几百个,客户采用直接贴的方式,贴在客户产品上,客户需要先对5G模组进行直球,再进行贴片。其不良率非常高,直球效率低下,有些客户甚至放弃直球,不易维修,5G损坏会导致主控板报废,不易于售后,容易造成整个产品报废的风险。
中国专利文献CN209562545U公开了一种“基于5G通信的便捷式接口模块”。包括:第一谐振电路、第二谐振电路和中间电容,所述第一谐振电路的一端用于连接主电路板,另一端连接所述中间电容的一端,所述中间电容的另一端连接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一端,所述第二谐振电路的另一端用于连接5G天线。上述技术方案无法满足模组与M2协议之间的转换。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解决原有的5G模组引脚多,直球不良率高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基于5G的M.2接口的通信模块,解决模组与M2协议之间的转换,达到标准协议标准,PCB上要满足5G NR频段,LTE频段,3G频段,2G频段共存微带线走线处理,保证频率满足的情况下,确保插损的同时保证驻波比≤1.2,解决4个天线间隔隔离度≤-25dB,保证4个天线之间互不干扰,解决从3.3V的M2标准电压升压到4V,确保输出电流保证3A的容量,同时确保压差控制在4v±0.1V之内,纹波控制在70mV-100mV以内。
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问题主要是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的:本实用新型包括M.2接口,所述M.2接口分别经过电源转换和电平转换与5G模组相连,所述5G模组与天线相连。同时支持5G NR,LTE,3G,2G多种信号的传输及信息传递。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的输入端与电源输入端相连,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端与5G模组的电源输入端相连。电源转换电路用于实现3.3V到4V的升压。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转换电路输出端的电压为4V,输出峰值电流为3A。将PCIE与41,43,47,49,53,55,50,52,54引脚连接,给产品3V供电,产品升压到4V,并且保证3A的输出峰值电流。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平转换电路包括5条支路。
作为优选,所述的天线包括ANT0、ANT1、ANT2和ANT3。4个天线分别支持多种不同频段。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信模块板厚0.8mm,厚度正偏小于等于0.1mm。厚度设计解决M.2插拔松动问题。
作为优选,所述的通信模块上设有屏蔽罩。为了防止电源干扰采用屏蔽罩屏蔽手段防止干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联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联芯物联网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12434.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