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厂燃煤锅炉稳燃系统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09816.5 | 申请日: | 2020-06-16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824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阳绍军;郭霞;刘璐;牛利鹏;莫国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科合肥煤气化技术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F23C5/00 | 分类号: | F23C5/00;F22B1/18;C10J3/56 |
| 代理公司: | 北京高沃律师事务所 11569 | 代理人: | 韩雪梅 |
| 地址: | 238000 安徽省合***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厂 燃煤 锅炉 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电厂燃煤锅炉稳燃系统,包括依次相连的预处理装置、储料仓、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余热锅炉和电厂锅炉,原煤进入预处理装置中,预处理装置对原煤进行处理得到粉煤物料,储料仓能够储存粉煤物料,粉煤物料进入循环流化床气化炉中进行气化反应,得到高温煤气,高温煤气进入余热锅炉中,与换热介质进行热量交换,将高温煤气的余热回收,得到热荒煤气,能够副产过热蒸汽、饱和蒸汽或高压热水,将热荒煤气输送至电厂锅炉中进行燃烧反应。本实用新型的电厂燃煤锅炉稳燃系统,能够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性能、降低锅炉低负荷下的运行成本、减少氮氧化物排放,同时,能够快速响应负荷调整需求。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燃煤发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电厂燃煤锅炉稳燃系统。
背景技术
我国的能源结构仍以煤炭为主,煤电超低排放改造工作是我国积极应对气候变化,主动兑现减排承诺的重要手段。目前,我国电厂锅炉已进入大容量、高参数、多样化、高度自动化的发展新时期。随着我国国民经济的迅速发展,用电峰谷差越来越大,迫切需要大容量发电机组参与调峰,使得大型燃煤锅炉稳燃问题日益突出。然而,频繁调整锅炉负荷,会导致锅炉能效降低、经济性变差、安全性降低,环保效能变差。
国家能源局于2016年连续召开会议并发文,对开展火电机组灵活性改造提出了明确要求,计划我国实施2.2亿kW燃煤机组的灵活性改造,使机组具备深度调峰能力,并进一步增加负荷响应速率,部分机组具备快速启停调峰能力。
目前,随着火电机组装机容量的过剩,国内有一部分电厂不能满负荷发电,长期处于低负荷运行、被动调峰的状态,此时锅炉燃料量少、炉膛温度水平低、燃烧速度低,容易熄火,对锅炉的安全运行不利。且由于电厂运行煤种随着煤价等的影响会与设计煤种有一定的偏差,在低负荷运行时,可能会导致燃烧不稳定等诸多现象的发生。锅炉在低负荷下燃烧的不稳定会严重影响电厂的安全运行与经济效益。
电网调峰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有专用的调峰机组,也有采用频繁的起停方式,更多的又是更方便经济的调峰方式是维持原有机组在低负荷下运行,其中的关键技术是锅炉低负荷燃烧的强化和火焰稳定性。电厂锅炉在解决由于负荷峰谷或煤质变化引起的燃烧不稳定主要采用投油助燃的方法保持炉内稳定燃烧,避免锅炉在运行中灭火,影响发电生产。多数电厂锅炉在其负荷降低到额定负荷的70%左右时就需投油助燃。当煤质变差时,需投助燃油。由于锅炉的低负荷稳燃和煤质变差就需投入大量的燃油,使得发电成本增加较大,但是就目前理论和技术状况而言,能够同时满足上述要求的燃烧技术目前尚不多见,现行诸多问题的突破是难以实现的。因此,研究和发展高效、环保、经济的电厂燃煤锅炉稳燃技术是当务之急。
火电在未来发展中,不仅要更安全,更可靠,而且要更清洁、更高效、更灵活。今后所需要的是具备可迅速改变输出的“调节力”,同时可抑制效率下降、故障也少的新型火力发电。现有技术中,多通过采用新型燃烧器、投油助燃以及选择适宜煤种的方式,以期实现燃煤锅炉稳燃,但是,现有技术中使用新型燃烧器的电厂燃煤锅炉仍然不能在低于40%的负荷下维持稳定无油燃烧。当燃煤锅炉在低于40%负荷运行时,因为超过其最低稳燃负荷,易导致锅炉运行不稳、甚至灭火;采用投油助燃的方式时,燃油燃烧产生的油污严重影响除尘器以及脱硫设备的安全运行,甚至会造成锅炉点火及稳燃时除尘器和脱硫系统无法投入运行;另外,电厂燃煤锅炉用煤的煤质与锅炉设计用煤不符导致锅炉效率下降,运行不稳,甚至是灭火;与此同时,电厂燃煤锅炉在实际运行过程中,氮氧化合物排放经常超标,造成了环境污染。
因此,如何改变现有技术中,电厂燃煤锅炉低负荷无法稳燃、系统运行不稳定的现状,成为了本领域技术人员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厂燃煤锅炉稳燃系统,以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提高锅炉低负荷稳燃性能和系统运行稳定性,减少环境污染。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科合肥煤气化技术有限公司,未经中科合肥煤气化技术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981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塔式抗变形升级平台尾板结构
- 下一篇:一种方便收卷的金属线用拉线装置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