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蚯蚓养殖袋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8737.2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971295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4-16 |
发明(设计)人: | 庞敏晖;刘东生;黄杰;左强;宋大平;邹国元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市农林科学院 |
主分类号: | A01K67/033 | 分类号: | A01K67/033 |
代理公司: | 北京纪凯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5 | 代理人: | 谢斌 |
地址: | 100097 北京***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蚯蚓 养殖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蚯蚓养殖袋,包括四根立柱、袋本体和盖布,袋本体展开的形状为敞口的立方体布袋,袋本体的底部设置一块矩形底板,底板开设多个流水孔;四根立柱设置于袋本体的四个侧棱且立柱与底板固定连接;盖布封设于袋本体的袋口。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蚯蚓养殖袋,结构简单,方便移动和搬运,还能避免蚯蚓逃脱,为蚯蚓养殖业的养殖容器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农林养殖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蚯蚓养殖袋。
背景技术
蚯蚓,又叫地龙,性寒,味微咸,具有清热解毒、壮阳、生乳、滋补等功效,是一味传统的药材,已沿用至今,我国很早以前就有用蚯蚓及蚓粪治病的记载。蚯蚓是一种富含高蛋白的陆生环节动物,可作为畜禽、水产养殖的优质蛋白质饲料和人类的食材。在生态方面,蚯蚓是生态系统的分解者与消费者,在有机废弃物处理、改善土壤理化性状、促进作物生长、提高品质等方面作用巨大。是维持土壤健康的主要生物种,是物质良性循环的关键环节,是环境生态研究的重要载体。由于蚯蚓具有如此巨大的经济、生态价值,因此蚯蚓养殖业日益成为一种朝阳产业。
针对蚯蚓怕光喜湿的习性,现有的蚯蚓养殖方法为:通常以敞口木箱作为容器,木箱底部开设多个流水孔,装上培养土,覆盖薄膜或者放置于阴凉处,根据情况浇水保持长期的潮湿环境。现有的蚯蚓养殖遇到了以下问题:首先,由于带培养土的木桶占据空间,不利于移动,且通常较为笨重,不够便携,一旦遇到养殖过程中需要远程移动的情况时,非常不便。其次,由于蚯蚓生性好动,蚯蚓长大后很容易从箱口逃脱出木箱,使养殖者心血白费。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蚯蚓养殖袋,用以解决现有敞口木箱容器养殖时的不够便携和蚯蚓很容易从养殖容器逃脱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蚯蚓养殖袋,包括四根立柱、袋本体和盖布,所述袋本体展开的形状为敞口的立方体布袋,所述袋本体的底部设置一块矩形底板,所述底板开设多个流水孔;四根所述立柱设置于所述袋本体的四个侧棱且所述立柱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盖布封设于所述袋本体的袋口。
优选地,所述袋本体相对的两个侧面的敞口边上分别对称固定有两个提手。
优选地,所述袋本体的一个侧面上设有观察窗口,所述观察窗口为矩形口,所述观察窗口的上边与所述袋本体的袋口固定连接,所述观察窗口的左边、右边和下边与所述袋本体通过一个拉链连接。
优选地,所述盖布为黑色矩形无纺布,所述盖布一边与所述袋本体固定连接,所述观察窗口的另外三边与所述袋本体通过一个拉链连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蚯蚓养殖袋,采用袋本体作为养殖容器的侧面,减轻了养殖容器的自重,采用盖布封设袋本体的袋口,可避免蚯蚓从养殖容器口逃脱,解决了现在以敞口木箱作为蚯蚓养殖容器面临的搬运不便、蚯蚓逃脱而使养殖者造成经济损失的问题。此外,提手的设置进一步方便搬运,袋本体侧面的观察窗口的设置有助于方便投料、浇水、定期往外清理蚯蚓粪等工作。本实用新型公开的蚯蚓养殖袋,结构简单,方便移动和搬运,还能避免蚯蚓逃脱,为蚯蚓养殖业的养殖容器提供了一种新的选择。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蚯蚓养殖袋的三维侧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提供的盖布打开时的蚯蚓养殖袋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实施例1提供一种蚯蚓养殖袋,下面对其结构进行详细描述。
参考图1至图2,该蚯蚓养殖袋包括四根立柱1、袋本体2和盖布3,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市农林科学院,未经北京市农林科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8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