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均温板毛细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7196.1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5979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发明(设计)人: | 黄昱博;王伟国;阳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20 | 分类号: | H05K7/20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诚同业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6 | 代理人: | 张燕华 |
地址: | 215326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均温板毛细 结构 | ||
一种均温板毛细结构,包括一下盖、一上盖、以及一毛细层;下盖具有一下封合缘、以及一位于下盖内面而被下封合缘所围绕的下凹陷区,且下凹陷区内设有多个下沟槽,上盖与下盖相盖合,上盖具有一上封合缘、以及一位于上盖内面而被上封合缘所围绕的上凹陷区,且上封合缘对应下封合缘而紧密封边,毛细层即设于下凹陷区与上凹陷区之间内;其中,上凹陷区内区分为一支撑面与一流动面,支撑面内设有多个间隔配置的支撑部,而流动面内则设有多个上沟槽。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热传导元件有关,尤指一种均温板毛细结构。
背景技术
按,由于热管(Heat Pipe)或均温板(Vapor Chamber)已被应用于薄型化的电子产品中,以提供其内部的电子发热元件进行散热。因此,为了能够在薄型化需求的空间下维持其应有的热传导效能,现有的板式热管或均温板也被要求只能有一定容许的厚度存在。
而目前的薄化均温板,仍是由一上盖与一下盖构成,但为考量其薄化的需求,其下盖内以蚀刻方式形成沟槽而作为毛细流道,上盖内则设有多个支撑柱,再将一毛细层夹置于上盖与下盖间,并以其支撑柱抵顶该毛细层与所述沟槽紧密贴接,从而使封存其内的工作流体在液态时可于毛细层及顺着沟槽内流动,并于受热时汽化而通过该毛细层传热至上盖处,且经由冷凝后凝结于上盖内面,再滴落至下盖内的沟槽中。
然而,由于上述均温板在上盖内面,除了支撑柱外,其余部位皆为平整的光滑面,因此对于凝结于上盖内面的工作流体,往往需要凝结至一定的重量后才会滴落,且在凝结的过程中并不会有任何流动现象,以致使热传导现象较为缓慢,无法更进一步提升其热传效果。
有鉴于此,本创作人为改善并解决上述缺失,乃特潜心研究并配合学理运用,终于提出一种设计合理且有效改善上述缺失的本实用新型。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均温板毛细结构,其于均温板上盖内面设有沟槽,以便凝结于上盖内面的工作流体得以顺着沟槽的设置方向流动,且更能加快凝结后的工作流体向下滴落至毛细层上,进而提升热循环效率。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均温板毛细结构,包括一下盖、一上盖、以及一毛细层;下盖具有一下封合缘、以及一位于下盖内面而被下封合缘所围绕的下凹陷区,且下凹陷区内设有多个下沟槽,上盖与下盖相盖合,上盖具有一上封合缘、以及一位于上盖内面而被上封合缘所围绕的上凹陷区,且上封合缘对应下封合缘而紧密封边,毛细层即设于下凹陷区与上凹陷区之间内;其中,上凹陷区内区分为一支撑面与一流动面,支撑面内设有多个间隔配置的支撑部,而流动面内则设有多个上沟槽。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功效在于:于均温板上盖内面设有沟槽,以便凝结于上盖内面的工作流体得以顺着沟槽的设置方向流动,且更能加快凝结后的工作流体向下滴落至毛细层上,进而提升热循环效率。
以下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不作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定。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立体分解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另一视角的立体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内部构造的剖面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另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上盖又一实施例的平面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上盖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
1:下盖
10:下封合缘
11:下凹陷区
110:下沟槽
12:下除气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未经昆山巨仲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7196.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安全POS机保护装置
- 下一篇:一种智能化数据中心动态监控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