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锚索施工的送索辅助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6965.6 | 申请日: | 2020-06-16 |
公开(公告)号: | CN2128353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3-30 |
发明(设计)人: | 张峰;陈张华;周曙光;邓洋;杨志喜;杨羊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2D5/74 | 分类号: | E02D5/74 |
代理公司: | 济南智圆行方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企业) 37231 | 代理人: | 张玉琳 |
地址: | 10003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工 辅助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索施工的送索辅助装置,属于工程施工技术领域,有效解决了工程施工中工人在锚索送索时因锚索重力原因造成锚索弯曲卡滞。该技术方案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筒体和支腿,所述筒体一端通过支腿活动连接操作平台,另一端通过升降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操作平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避免了送索过程中造成的锚索卡滞现象,而且大大提高了送索效率和降低了工人的劳动强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工程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锚索施工的送索辅助装置。
背景技术
在工程施工中,对于边坡的加固通常使用锚索。锚索是通过外端固定于坡面,另一端锚固在滑动面以内的稳定岩体中穿过边坡滑动面的预应力钢绞线,直接在滑面上产生抗滑阻力,增大抗滑摩擦阻力,使结构面处于压紧状态,以提高边坡岩体的整体性,从而从根本上改善岩体的力学性能,有效地控制岩体的位移,促使其稳定,达到整治顺层、滑坡及危岩、危石的目的。
将锚索安装到锚索空内的过程叫送索。由于锚索每一束的长度比较长,重力也就比较大,锚索孔在上方的时候一般采用机械配合人工来完成送索,当锚索孔为水平孔或者下斜孔时一般就是采用数名工人配合完成,由于重力作用,后端的锚索会向下弯曲形成一定的角度,造成在锚索孔处卡滞,给送索工作造成一定的障碍和困难,使得人工送索的工作难度增加,工作强度增加,工作效率降低。为此发明一种便于安装、使用的送索的辅助装置就是非常有必要的。
如何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为本实用新型面临的课题。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便于固定安装,保证送索顺畅的锚索施工的送索辅助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锚索施工的送索辅助装置,包括套筒,所述套筒包括筒体支腿,所述筒体一端通过支腿活动连接操作平台,另一端通过升降机构活动连接所述操作平台,所述筒体为两端开口的圆筒状,所述筒体内设置锚索,所述筒体一端的两侧均设置有固定轴,每个所述固定轴均铰接有所述支腿。所述固定架底端固定设置有铰接座,所述铰接座铰接有连接杆。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固定板与顶板,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顶板相互平行,且所述固定板与所述顶板之间设置有至少两根固定杆,每根所述固定杆均垂直固定于所述固定板顶面。所述顶板顶面转动连接有调节件,所述调节件内部设置有一螺纹孔,所述顶板顶面设置有一通孔,所述螺纹孔与所述通孔同轴心设置,所述螺纹孔内螺纹连接有一升降螺杆,所述升降螺杆顶端转动连接所述连接杆底端,底端固定连接有升降板,所述升降板与所述固定板平行且滑动连接所述固定杆,所述升降螺杆垂直固定连接于所述升降板上,所述调节件的外侧设置有若干根调节手柄。固定管固定连接于所述固定板两侧并与所述操作平台平面平行。所述固定管通过扣件与操作平台上钢管固定连接,所述支腿与所述操作平台上的所述钢管也通过所述扣件固定连接。
本实用新型实际使用时:首先跟据锚索孔分布的位置使用扣件将锚索施工的送索辅助装置的筒套安装固定在操作平台上,然后调节升降机构使筒体远索孔端角度呈下倾状态,由人工将锚索送入筒体内,当锚索进入筒体一段距离后,就可调节升降机构的角度使向下倾斜端逐步呈向上倾斜状态,当锚索顺利送至到筒体的近锁孔端后,由工人根据索孔的位置和角度继续调节筒体的倾斜角度,使锚索与索孔呈处于相对合适的位置,然后由工人将锚索送入索孔内,重复以上步骤继续进行送索作业。根据现场索孔分布的位置和角度可以选择将升降机构置于筒体前端或者后端,筒体在前端设置升降机构可以实现入索位置的上下调整,筒体在后端设置升降机构可以调整入索的角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该种锚索施工的送索辅助装置设置的筒套结构可以平稳托起重量较重的锚索,使锚索不会因重力作用向下弯曲造成送索的卡滞,也减轻了工人的负担。尤其是设置的升降机构使得锚索在送入索孔前可根据实际施工需要调整为不同角度,不同高度,首先在将锚索送入装置时,筒体后部向下倾斜,便于工人操作,然后调整角度再向上倾斜,锚索会因重力的因素顺畅的到达筒体的前端,降低工人工作强度。当再次调节装置使之筒体前端与索孔呈相对合适位置,送索过程就更加省力、顺畅了。
附图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有限公司,未经国家电网有限公司;国网新源控股有限公司;重庆蟠龙抽水蓄能电站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6965.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