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105474.X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61237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26 |
| 发明(设计)人: | 张帆;邓祥征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 |
| 主分类号: | E02B15/10 | 分类号: | E02B15/10 |
| 代理公司: | 北京律恒立业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11416 | 代理人: | 庞立岩;顾珊 |
| 地址: | 100101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河道 生态 修复 装置 | ||
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收集组件、转动架、气囊、安装台和驱动装置;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台上,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转动架连接;安装台设置在气囊上;收集组件绕转动架的转动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组,收集组件包括网兜、连接板、吊环、弹簧扣、固定板和进污管;进污管为L形管状结构,进污管的结构转折处设置有圆角,进污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污口和出污口,进污口朝向水平方向;固定板设置在进污管上;弹簧扣设置在固定板上,弹簧扣与吊环连接;吊环设置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为矩形环状结构,连接板位于进污管外周侧。本实用新型能利用转动的网兜来自动收集漂浮的垃圾,且垃圾不会从网兜里脱落,收集效果更好,收集效率更高,非常方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河道治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
背景技术
河流作为重要的资源和环境载体,关系到人类的生存,制约着社会的发展,是影响着人类居住和生存环境的重要因素。河道水变黑变臭后,藻类繁殖现象日趋严重;河道受到不同程度的污染,对这些河道水体进行治理修复,是社会经济发展、城市景观、生态环境建设的迫切需要。
对于河道中漂浮的垃圾,如果采用人工打捞方式,则打捞不方便,打捞效率低。
实用新型内容
(一)实用新型目的
为解决背景技术中存在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能利用转动的网兜来自动收集漂浮的垃圾,且垃圾不会从网兜里脱落,收集效果更好,收集效率更高,非常方便。
(二)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包括收集组件、转动架、气囊、安装台和驱动装置;
驱动装置设置在安装台上,驱动装置的输出端与转动架连接;安装台设置在气囊上;收集组件绕转动架的转动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组,收集组件包括网兜、连接板、吊环、弹簧扣、固定板和进污管;进污管为L形管状结构,进污管的结构转折处设置有圆角,进污管两端分别设置有进污口和出污口,进污口朝向水平方向,出污口朝下设置,进污管与转动架连接;固定板设置在进污管上;弹簧扣设置在固定板上,弹簧扣与吊环连接;吊环设置在连接板上;连接板为矩形环状结构,连接板位于进污管外周侧;网兜设置在连接板底部。
优选的,进污管上外周面上设置有弹性套;弹性套为矩形环状结构,弹性套与连接板内周面接触。
优选的,进污管上设置有漂浮板;漂浮板位于进污管的进污口处。
优选的,网兜底部设置有张开板。
优选的,转动架上设置有肋板,转动架底部设置有连接柱;连接柱绕转动架转动中心轴均匀设置有多个,连接柱底部设置有滚轮;滚轮滚动设置在安装台上。
优选的,安装台上设置有安装罩;驱动装置位于安装罩内侧;安装罩上设置有散热孔。
优选的,安装台包括支撑台部和卡台部,支撑台部和卡台部一体成型,卡台部嵌入设置在气囊内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具有如下有益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能利用转动的网兜来自动收集漂浮的垃圾,且垃圾不会从网兜里脱落,收集效果更好,收集效率更高,非常方便。气囊漂浮在水面上,从而支撑整个装置漂浮起来。通过驱动装置驱动转动架转动,转动架带动多组收集组件转动,进污管的进污口的朝向与转动架的转动方向相切,且朝向转动方向的前侧,进污管随转动架转动,进污管在转动过程中将水中的垃圾刮进去,因为进污管的转折处设置有圆角,连接板位于进污管外周侧,则垃圾能更充分地、更顺畅地穿过进污管,并最终进入网兜内;在需要清理网兜内的垃圾时,将吊环从弹簧扣上取下,并将网兜内的垃圾倒出来,网兜能循环使用,更加节约,网兜的清理过程非常方便。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出的一种河道生态修复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5474.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