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智能缝纫机电源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4815.1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11518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8 |
发明(设计)人: | 温承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莞华兴电器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7/04 | 分类号: | H02M7/04;H02M7/217;G01R19/00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南锋专利事务所有限公司 44228 | 代理人: | 黎健 |
地址: | 523000 ***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智能 缝纫机 电源 控制系统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智能缝纫机电源控制系统,其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端、EMI滤波单元、整流滤波单元、变压器单元、27V输出整流单元、5V输出整流单元、PWM控制单元、输出电压反馈回路,该27V输出整流单元的27V输出端和5V输出整流单元的5V输出端均连接输出接口,且该AC输入端还连接有电网电路辅助检测回路,该电网电路辅助检测回路连接输出接口,该输出接口连接缝纫机的主控制板,这样做的目的就是提高缝纫机工作的稳定性,即当缝纫机启动一瞬间,首先判定电网的电压是否达到了安全启动电压,如果有缝纫机才进入启动模式,如果没就继续等待,有效的降低了电网的负荷,使用起来更加安全可靠。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缝纫机电源技术领域,特指一种智能缝纫机电源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随着人工成本上升及互联网的升级,人工智能及物联网是未来经济发展新的增长点。自动化智能流水线可以做到无人化操作,当然每个工序环节的连接与协调由传统的员工识别升级为工序设备间的自我识别与判定。工业类别的缝纫机也在不断升级,由简单的单台作业升级为多台协作,其将由人工操作升级为智能无人化管理操作。智能缝纫机以其强大的功能赢得企业家的青睐,只要是电子产品都需要电源给它提供能量,智能缝纫机也不例外。
机器的安全是产品的基本要求,智能缝纫机电源控制系统的设计尤其关键,因工业缝纫机功率比较大,启动一瞬间给电网造成很大干扰,尤其是多台设备同时工作时等,这些都是在研究中加以考虑及解决的。
近几年世界各国对环保节能越来越重视,开发一款高效率、安全的智能缝纫机电源控制系统是专业电源制造商必须考虑和研究的。
因此,本发明人提出以下技术方案。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智能缝纫机电源控制系统。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下述技术方案:该智能缝纫机电源控制系统包括依次连接的AC输入端、EMI滤波单元、整流滤波单元、变压器单元、27V输出整流单元以及与27V输出整流单元的27V输出端连接的5V输出整流单元、与该变压器单元连接的PWM控制单元、与该PWM控制单元和27V输出整流单元连接的输出电压反馈回路,该27V输出整流单元的27V输出端和5V输出整流单元的5V输出端均连接输出接口,且该AC输入端还连接有电网电路辅助检测回路,该电网电路辅助检测回路连接输出接口,该输出接口连接缝纫机的主控制板。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PWM控制单元包括有PWM主控芯片,该PWM主控芯片与输出电压反馈回路通过第一光耦连接,该PWM主控芯片的型号为TEA1733T。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输出电压反馈回路包括有与该27V输出整流单元连接的取样电阻R28和取样电阻R27以及与该取样电阻R27连接的基准电压芯片和与该基准电压芯片连接的三极管Q3,该基准电压芯片及三极管Q3均连接所述第一光耦连接。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电网电路辅助检测回路包括有AC输入采样单元以及控制反馈系统回路,该AC输入采样单元与控制反馈系统回路之间通过第二光耦连接,该AC输入采样单元连接AC输入端,该控制反馈系统回路连接所述输出接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C输入采样单元包括有依次串联在一起的采样电阻R17、采样电阻R18、采样电阻R19和二极管D7以及二极管D5,该采样电阻R17连接AC输入端的正极,二极管D5的阴极连接AC输入端的负极,该二极管D7的阴极以及二极管D5的阳极连接所述第二光耦。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控制反馈系统回路包括有MOS管Q1,该MOS管Q1的G极连接电阻R51后连接第二光耦,该MOS管Q1的D极和第二光耦连接所述输出接口。
进一步而言,上述技术方案中,所述AC输入端与EMI滤波单元之间设置有RT热敏电阻;所述27V输出端连接有PTC热敏电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莞华兴电器有限公司,未经东莞华兴电器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4815.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铅酸电池安全阀排气结构
- 下一篇:一种穿线弯管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