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可收纳式电子信息通信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2021101512.4 | 申请日: | 2020-06-15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6776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15 |
发明(设计)人: | 梁雅庆;李帅;刘沛;张勇毅;曹煊洲 | 申请(专利权)人: | 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 |
主分类号: | H05K7/14 | 分类号: | H05K7/14;H05K5/02;H05K7/02;H02J7/00 |
代理公司: | 北京盛凡智荣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616 | 代理人: | 李枝玲 |
地址: | 641100 四***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收纳 电子信息 通信 设备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可收纳式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属于通信设备领域,包括通讯箱体,通讯箱体内开凿有第一安装槽,第一安装槽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第一安装槽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第一分隔板位于蓄电池的上侧,第一分隔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内置弹簧伸缩杆,两个内置弹簧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分隔板,第一安装槽的左右内壁均开凿有第一滑槽,第二分隔板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之间,第二分隔板的上端安装有通讯设备,通讯设备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通讯箱体的下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滑轮,上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很大程度提高了通讯设备的续航能力,而且便于移动和安装,易于操作,稳定性强。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通信设备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可收纳式电子信息通信设备。
背景技术
电子通信工程是电子科学与技术和信息技术相结合,构建现在信息社会的工程领域,利用电子科学和技术信息技术的基本理论解决电子元器件、集成电路、电子控制、仪器仪表、计算机设计与制造及与电子和通信工程相关领域的技术问题,研究电子信息的检测、传输、交换、处理和显示的理论和技术。
电子信息技术应用越来越广泛,而对于电子信息通讯设备则需要人工从分散的零件进行组装后使用,操作比较麻烦,组装不当时占用的空间比较大,不易收纳,收纳好后信号比较弱,且现有的收纳设备续航能力较差,充电手续较为繁琐。
实用新型内容
1.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可收纳式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它可以实现提高电子信息通信设备的续航能力,而且便于收纳,便于移动。
2.技术方案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一种可收纳式电子信息通信设备,包括通讯箱体,所述通讯箱体内开凿有第一安装槽,所述第一安装槽的下内壁固定连接有蓄电池,第一安装槽的左右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一分隔板,所述第一分隔板位于蓄电池的上侧,所述第一分隔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两个内置弹簧伸缩杆,两个所述内置弹簧伸缩杆的上端固定连接有第二分隔板,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左右内壁均开凿有第一滑槽,所述第二分隔板滑动连接于两个第一滑槽之间,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上端安装有通讯设备,所述通讯设备的两端固定连接有第一卡块,所述第二分隔板的上端左右两侧均固定连接有第一安装块,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分别位于通讯设备的左右两侧,两个所述第一安装块相靠近的一端均设置有卡位机构,两组所述卡位机构均包括弹簧、第二安装块、第三安装块和圆环,所述第一安装块内开凿有第二滑槽,所述弹簧固定连接于第二滑槽的右内壁,所述第二安装块固定连接于弹簧的左端,所述第二安装块滑动连接于第二滑槽内,所述第三安装块固定连接于第二安装块的左端,所述第三安装块贯穿第一安装块的左端并向右延伸,位于第二滑槽外的所述的第三安装块前端转动连接有细圆杆,所述圆环固定连接于细圆杆的圆周表面,所述第一卡块与细圆杆之间卡合,所述通讯箱体的上端右部通过铰轴活动铰接有上盖板,所述通讯箱体的下端四角处均安装有滑轮,所述上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把手。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板的下端左部固定连接有第四安装块,所述第四安装块内开凿有第三滑槽,所述第三滑槽内滑动连接有异形齿条,所述第三滑槽的上下内壁均开凿有第四滑槽,两个所述第四滑槽内均滑动连接有第五安装块,两个所述第五安装块相靠近的一端分别固定连接于异形齿条的上下两端,所述异形齿条贯穿第四安装块的左端并向右延伸。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第一安装槽的左内壁开凿有第二安装槽,所述第二安装槽的左内壁固定连接有第二卡块,所述异形齿条的左端与第二卡块卡合。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方案,所述上盖板的上端开凿有圆槽,所述圆槽与第三滑槽连通,所述圆槽内转动连接有长杆,所述长杆的下端贯穿第三滑槽的上内壁并向下延伸,所述长杆的下端固定连接有齿轮,所述齿轮与异形齿条相啮合,所述长杆的上端贯穿上盖板的上端并向上延伸,所述上盖板的上端固定连接有圆块。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未经国网四川省电力公司内江供电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101512.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手持式激光扫描器
- 下一篇:一种散热器上横梁及车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