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激光器双重温控结构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98400.8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0630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0-12-01 |
| 发明(设计)人: | 吕媛媛;汪冰冰;陈聪;魏新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市安科睿特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H01S5/024 | 分类号: | H01S5/024 |
| 代理公司: | 武汉智慧恒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32 | 代理人: | 张熔舟 |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激光器 双重 温控 结构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公开了一种激光器双重温控结构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其内侧安装有制冷铜块,制冷铜块和安装底座的中心分别开设有铜块通孔和底座通孔,激光器板设置于制冷铜块远离安装底座的一侧上,其朝向制冷铜块的一侧中心固定安装有激光器,激光器插入铜块通孔内,激光器前安装有准直镜座和准直镜,准直镜座设置于底座通孔内,准直镜安装于准直镜座内,制冷铜块的两侧面上分别贴设有电子制冷片,制冷铜块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循环管道连通,循环管道位于制冷铜块内,围绕于铜块通孔设置。本激光器双重温控结构装置,利用双重制冷结构解决激光器的温控问题,提高了输出波长的稳定度。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环保监测仪器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激光器双重温控结构装置。
背景技术
氨逃逸在线监测设备一般采用可调谐半导体激光吸收光谱(TDLAS)技术进行气体浓度检测。当一束具有连续波长的红外光通过某物质,物质分子中某个基团的振动频率或转动频率和红外光的频率一样时,分子就吸收能量发生能级跃迁,该处波长的光会被物质吸收,从而形成该物质分子的特征红外吸收光谱。
激光输出波长与工作电流和工作温度有关。一些现场环境温度变化较大、硬件使用时间过长等会使激光器输出波长发生变化,导致被测气体吸收峰发生漂移。当激光器输出波长漂移出一定范围,仪器则无法进行测量。另外,在实际低浓度的测量中,有时无法判断是实际浓度过低还是激光器波长漂移出扫描范围,导致误测。所以对激光器的温度的控制至关重要。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在于,针对激光器输出波长漂移出一定范围,或在实际低浓度的测量中,均会无法进行有效检测,并且有时还无法判断是实际浓度过低还是激光器波长漂移出扫描范围的原因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激光器双重温控结构装置。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激光器双重温控结构装置,该激光器双重温控结构装置包括:安装底座,其内侧安装有制冷铜块,制冷铜块和安装底座的中心分别开设有铜块通孔和底座通孔,激光器板设置于制冷铜块远离安装底座的一侧上,其朝向制冷铜块的一侧中心固定安装有激光器,激光器插入铜块通孔内,激光器前安装有准直镜座和准直镜,准直镜座设置于底座通孔内,准直镜安装于准直镜座内,制冷铜块的两侧面上分别贴设有电子制冷片,制冷铜块的底部分别开设有进气口和出气口,进气口和出气口通过循环管道连通,循环管道位于制冷铜块内,围绕于铜块通孔设置。
其中,铜块通孔和底座通孔的中心重叠设置。
其中,循环管道上设置有连通制冷铜块外部的支管,支管通过堵头封堵。
其中,安装底座上设置有四个底座脚。
其中,准直镜座与底座通过螺纹连接。
实施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激光器双重温控结构装置,利用双重制冷结构解决激光器的温控问题,提高了输出波长的稳定度。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器双重温控结构装置的侧视结构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激光器双重温控结构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图2中制冷铜块的透视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市安科睿特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武汉市安科睿特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8400.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