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紫外线面料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96754.9 | 申请日: | 2020-06-15 |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99073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14 |
| 发明(设计)人: | 蔡钰鉴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澳鑫服饰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B32B27/06 | 分类号: | B32B27/06;B32B27/36;B32B33/00;B32B7/12 |
| 代理公司: | 泉州协创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35231 | 代理人: | 郭艺铭 |
| 地址: | 362200 福建省泉州市***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紫外线 面料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防紫外线面料,其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保护层、防紫外线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透气吸湿层,各层之间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保护层采用棉麻混纺结构,其孔径为0.3‑1mm,所述防紫外线层包括基层、贴设于基层上的横向紫外线吸收条、贴设于基层上的纵向紫外线吸收条、贴设于基层上的经纬向设置的紫外线反射条,通过基层、横向紫外线吸收条、纵向紫外线吸收条、紫外线反射条的配合,各个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紫外特征吸收峰的材料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进而提高了不同波段的紫外线的防护和隔离的效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纺织面料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防紫外线面料。
背景技术
当前,中国专利号:CN209904129U公开了一种防紫外线面料,该面料由内至外依次为保湿内层、防紫外线中间层和透气外层,各层之间采用热熔胶热压复合的方式通过胶黏剂粘合在一起;所述保湿内层为水刺无纺布,防紫外线中间层为外层设有石墨烯涂层的聚四氟乙烯微孔薄膜;透气外层由抗紫外线纱线编织而成。该面料具有良好的抗紫外线性能,并且其抗静电、吸湿散热、抗菌抑菌效果都很好。但是在实际使用过程中仍存在着仅设有一层的防紫外线层,其防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比较短,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因此,针对上述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防紫外线面料,其解决了仅设有一层的防紫外线层,其防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比较短,仍然存在一定的短板的技术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以下技术方案:一种防紫外线面料,其结构包括从外到内依次设置的保护层、防紫外线层、第一保温层、第二保温层、透气吸湿层,各层之间通过粘合剂粘接,所述保护层采用棉麻混纺结构,其孔径为0.3-1mm,所述防紫外线层包括基层、贴设于基层上的横向紫外线吸收条、贴设于基层上的纵向紫外线吸收条、贴设于基层上的经纬向设置的紫外线反射条。
进一步的,所述基层为涤纶材质,其厚度为0.1-0.15mm,其密度为5-10g每平方。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紫外线吸收条、纵向紫外线吸收条的宽度为1-5mm,其间距为宽度的1-3倍。
进一步的,所述横向紫外线吸收条、纵向紫外线吸收条采用编织结构或者横向紫外线吸收条、纵向紫外线吸收条仅通过粘合剂上下粘合的结构。
进一步的,每两根或者几根所述横向紫外线吸收条之间设置紫外线反射条。
进一步的,所述每两根或者几根所述纵向紫外线吸收条之间设置紫外线反射条。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反射条的内部分散设有氧化锌微粒,其粒径为100-200um。
进一步的,所述紫外线反射条为透明的结构,其截面为等边三角形结构,其边长为0.1-1mm。
通过采用前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本防紫外线面料通过设置多层复合的防紫外线层改进了现有技术中仅设有一层的防紫外线层导致其防紫外线的波长范围比较短,通过基层、横向紫外线吸收条、纵向紫外线吸收条、紫外线反射条的配合,各个部分可以采用不同紫外特征吸收峰的材料进行生产,从而形成优势互补,进而提高了不同波段的紫外线的防护和隔离的效果。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防紫外线层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反射条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保护层;2、防紫外线层;3、第一保温层;4、第二保温层;5、透气吸湿层;21、纵向紫外线吸收条;22、横向紫外线吸收条;23、紫外线反射条;24、基层。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澳鑫服饰有限公司,未经福建澳鑫服饰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6754.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