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生产齿形皮带轮精密锻件的冷摆辗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93658.9 | 申请日: | 2020-06-12 |
公开(公告)号: | CN213104300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5-04 |
发明(设计)人: | 伍太宾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文理学院 |
主分类号: | B21K1/30 | 分类号: | B21K1/30;B21J13/02;B21J13/14 |
代理公司: | 重庆为信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50216 | 代理人: | 姚坤 |
地址: | 402160 *** | 国省代码: | 重庆;50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生产 齿形 皮带轮 精密 锻件 冷摆辗 模具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生产齿形皮带轮精密锻件的冷摆辗模具,包括位于下方的凹模组件和位于上方的摆头组件,所述凹模组件具有开口向上的型腔,所述型腔为阶梯孔状,包括由下到上排布并相互连通的第二圆柱型腔和第一圆柱型腔,第二圆柱型腔的内壁上环向均匀分布有条状的齿型腔,所述第二圆柱型腔内滑动设置有凹模芯块,所述凹模芯块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圆柱型腔的内壁相适应,所述摆头组件具有竖向设置的摆头,摆头的下部为成型部,所述成型部向下正对所述型腔,所述成型部与所述型腔的形状相适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利用本模具生产的锻件尺寸精度高、后续车削加工量小,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锻压模具设备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生产齿形皮带轮精密锻件的冷摆辗模具。
背景技术
齿形皮带轮是一种盘毂类零件,是齿形皮带轮传动装置中的关键部件。齿形皮带轮传动装置用于各种机械装备中,借助于齿形皮带可以同步地连接多个相互间隔的轴或可将驱动能从一个轴传递到另一个与其不相关的轴,起到连接或传递动力的作用。
齿形皮带轮的现有制造技术有如下二种:
(1)机械切削加工:采用金属棒料经粗车加工+铣齿加工+后续精加工而成。虽然机械切削加工方法可以得到合格的齿形皮带轮,却存在着材料浪费大、加工时间长、加工工序多、生产效率低、制造成本高等缺点。
(2)粉末冶金:采用金属粉末经粉末压制+烧结加工而成。与机械切削加工相比,这种加工方法能得到尺寸精度高的、表面质量高的齿形皮带轮零件,且其材料利用率达到90%以上,具有加工工序少、生产效率高、制造成本低等优势;但由于粉末冶金制成的齿形皮带轮零件,其密度只能达到6.5g/cm3~7.2g/cm3,因此其承载能力较机械切削加工的齿形皮带轮要低很多。
采用精密锻造方法制备坯体,再经少量切削加工即得终产品,是一种更为理想的生产方法。合理设计一种适合生产齿形皮带轮的模具是技术关键。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生产齿形皮带轮精密锻件的冷摆辗模具。
其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生产齿形皮带轮精密锻件的冷摆辗模具,包括位于下方的凹模组件实用新型和位于上方的摆头组件实用新型,所述凹模组件实用新型设有开口向上的型腔实用新型,所述摆头组件实用新型包括竖向设置的摆头实用新型,所述摆头实用新型的下部为成型部实用新型,所述成型部实用新型向下正对所述型腔实用新型;
其关键在于,
所述型腔实用新型为阶梯孔状,包括由下到上排布并相互连通的第二圆柱型腔实用新型和第一圆柱型腔实用新型,所述第一圆柱型腔实用新型的内径大于所述第二圆柱型腔实用新型的内径;
所述第二圆柱型腔实用新型的内壁上环向均匀分布有条状的齿型腔实用新型,所述齿型腔实用新型与所述第二圆柱型腔实用新型等长并平行于其中心线设置;
所述第二圆柱型腔实用新型内滑动设置有凹模芯块实用新型,所述凹模芯块实用新型的外壁与所述第二圆柱型腔实用新型的内壁相适应;
所述成型部实用新型与所述型腔实用新型的形状相适应。
采用以上设计,其优点在于胚料放入第一圆柱型腔后,在摆头的作用下,胚料向第二圆柱型腔的轴向和径向流动,最终得到的锻件尺寸精度高、后续车削加工量小,利用该模具进行生产,能够提高生产效率。
作为优选技术方案,上述成型部包括由上到下顺次连接并同中心线设置的第一成型圆柱、第二成型圆柱和上球冠凸起,且三者外径依次减小;
所述第二成型圆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二圆柱型腔的内径,所述第一成型圆柱的外径小于所述第一圆柱型腔的内径。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文理学院,未经重庆文理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365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