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渗漏水的施工结构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93098.7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477838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2-05 |
| 发明(设计)人: | 吴应全;范艳娥;王昆明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应全 |
| 主分类号: | E02D29/16 | 分类号: | E02D29/16;E02D31/02 |
| 代理公司: | 北京保识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874 | 代理人: | 尹莹莹 |
| 地址: | 830012 新疆维吾尔*** | 国省代码: | 新疆;65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基础 底板 后浇带 防渗 漏水 施工 结构 | ||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渗漏水的施工结构,包括浇筑基底、基础底板部分和后浇带部分,浇筑基底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后浇带部分,后浇带部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基础底板部分,浇筑基底包括混凝土基底、附加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混凝土基底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附加防水层,附加防水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水保护层,防水保护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泡沫防护层,本实用新型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渗漏水的施工结构,采用多样化防水层结构,且在防水层上增设有多重保护层,最大程度的避免渗漏水问题的发生,且在钢筋连接上采用钢筋夹具,确保整个结构的承受强度,解决了因受到冲击而对整个浇筑机构造成破坏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主要涉及工程建设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渗漏水的施工结构。
背景技术
后浇带是在建筑施工中为防止现浇钢筋混凝土结构由于温度、收缩不均可能产生的有害裂缝,按照设计或施工规范要求,在基础底板、墙、梁相应位置留设临时施工缝,将结构暂时划分为若干部分,经过构件内部收缩,在若干时间后再浇捣该施工缝混凝土,将结构连成整体。传统的施工方法多是只利用沥青层作为防水层,这样在环境多变的情况下和容易出现渗漏水的情况,且钢筋固定的形式多数只用铁丝绑定,在收到较大的冲击时很容易使整个结构发生错位偏移。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主要提供了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渗漏水的施工结构,用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渗漏水的施工结构,包括浇筑基底、基础底板部分和后浇带部分,所述浇筑基底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后浇带部分,所述后浇带部分的两侧固定连接有基础底板部分,所述浇筑基底包括混凝土基底、附加防水层和防水保护层,所述混凝土基底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附加防水层,所述附加防水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防水保护层,所述防水保护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泡沫防护层,所述泡沫防护层的顶端固定连接有下层附加钢板。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下层附加钢板顶端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后浇带部分,所述下层附加钢板两壁的中部固定连接有底板下网,所述底板下网和下层附加钢板之间固定连接有四组连接钢筋,所述下层附加钢板两壁的顶部固定连接有上层附加钢板,所述连接钢筋与底板下网和下层附加钢板通过钢筋夹具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后浇带部分包括集水井和止水钢板,所述集水井两侧的中部固定连接有止水钢板,所述止水钢板的底端固定连接在第一钢板止水带第二钢板止水带之间,所述第一钢板止水带和第二钢板止水带均固定连接在集水井两壁的中部。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上层附加钢板和底板下网之间穿插连接有支撑钢筋,所述支撑钢筋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快易收口网,所述支撑钢筋的顶部套设有底板上网。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所述钢筋夹具包括第一夹管和第二夹管,所述第一夹管的夹装面与第二夹管的夹装面固定连接,且所述第一夹管和第二夹管的顶端与底端均由固定螺帽固定连接。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夹管的夹装面固定开设有第一夹槽,所述第一夹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头,所述第一夹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一螺纹尾,所述第二夹管的夹装面固定开设有第二夹槽,所述第二夹管的顶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头,所述第二夹管的底端固定安装有第二螺纹尾。
作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优选技术方案,第一螺纹头和第二螺纹头均由固定螺帽螺纹连接,所述第一螺纹尾与第二螺纹尾均由固定螺帽螺纹连接。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其一,本实用新型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渗漏水的施工结构,采用多样化防水层结构,且在防水层上增设有多重保护层,最大程度的避免渗漏水问题的发生。
其二,本实用新型一种基础底板后浇带防渗漏水的施工结构,在钢筋连接上采用钢筋夹具,确保整个结构的承受强度,解决了因受到冲击而对整个浇筑机构造成破坏的问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应全,未经吴应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3098.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护理临床废液收集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电气仪表维修的专用工作台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