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医疗心内科专用引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2021091942.2 | 申请日: | 2020-06-11 |
公开(公告)号: | CN213994376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8-20 |
发明(设计)人: | 孙彦利;刘晓潇;赵辉 | 申请(专利权)人: | 孙彦利 |
主分类号: | A61M1/00 | 分类号: | A61M1/00;A61M3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中政联科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489 | 代理人: | 黄芳 |
地址: | 2743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医疗 内科 专用 引流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医疗心内科专用引流装置,该医疗心内科专用引流装置主要有:三通接头(1)、引流管(2)、连接头(6)、敷贴(4)、负压瓶(7)以及穿刺针(5)组合而成;本实用新型的医疗心内科专用引流装置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成本低廉,具备三个负压瓶储存积液,在心内科的手术中足以满足储量要求,而敷贴具有胶带更好的黏贴性,穿刺针固定更牢靠并且透气性更好,硅胶材质的引流管可以对医护人员在三通接头一端进行操作的时候造成的拉拽里进行一定的缓冲,并通过拉力计对其受到的拉力进行监控,当拉力值大于预定值时警示灯亮起提示医护人员小心操作。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医疗器械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医疗心内科专用引流装置。
背景技术
在临床上,经常要进行胸腹腔穿刺引流操作,为胸腹腔充满胸腹水的病人将积液引流出来以减轻病人的痛苦;目前,常用的引流装置多采用具有负压的引流瓶通过引流管将体内积液引流出来,但引流瓶的数量有限,需要在一个引流瓶装满时进行替换,在此过程中便存在很多问题,例如:1、替换过程中才操作不慎导致拉拽穿刺针,从而使穿刺针从患者身上脱落,导致患者需要再次进行穿刺,给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并且在多次的操作过程中容易导致细菌感染,带来二次伤害;而在一些引流装置上具备了足够的负压瓶的情况下甚至有些用到负压装置,虽解决了负压瓶更换的问题但是成本高昂,增加了病患的经济负担。2、在现有的穿刺针大多采用胶带对穿刺针进行固定,但胶带的固定效果十分不佳,加之更换负压瓶操作不慎,对穿刺针进行拉拽导致穿刺针脱离的情况十分常见,对患者进行二次穿刺从而对患者带来不必要的痛苦,同时胶带的透气性也不佳,导致很多患者由于多次或长时间的胶带粘贴导致皮肤红肿甚至溃烂,以上问题均对患者带来了不小的伤害,急需改善。
实用新型内容
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医疗心内科专用引流装置,解决了背景技术中提到的问题。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的,一种医疗心内科专用引流装置,该医疗心内科专用引流装置主要有:三通接头、引流管、连接头、敷贴、负压瓶以及穿刺针组合而成,所述连接头设置在所述敷贴上,所述穿刺针贯穿所述连接头和所述敷贴与所述引流管的一端连接,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引流管的另一端连接,所述负压瓶连接在所述三通接头的接口上,通过三通接头可同时连接多个负压瓶,并按需打开,去掉了引流过程中替换负压瓶的步骤,减少操作来防止由于操作失误对患者造成的伤害。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引流管为硅胶软管,所述负压瓶至少为3个,心内科专用引流装置大多用于心包积液引流,其不同于腹腔积液含量达,3个正常规格的负压瓶用于存储积液能够确保引流途中不用更换负压瓶。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三通接头上设有警示灯,所述引流管与所述三通接头的连接处设有拉力计,所述拉力计与所述警示灯电性连接,拉力计用于检测引流管收到的拉力,可采用东莞产的小型拉力计,可对预定值进行设定,并与警示灯进行连接,当拉力超过预定值警示灯亮起。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三通接头与所述负压瓶的连接处设有节流阀,根据吸取的积液量按顺序与需求依次开启。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敷贴包括黏贴层以及与所述黏贴层相贴合的包覆层,黏贴层用于与皮肤接触,比胶带接触面积更大,固定更牢靠。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黏贴层上设有透气孔,确保了敷贴透气性。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头设置在所述包覆层上,所述包覆层材料为纺织布,进一步保证敷贴的透气性良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连接头包括:与所述包覆层固接的连接座以及套设在所述连接座上的盖体,使盖体能够在连接座上旋转,确保引流管能够准确落入管槽。
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技术方案是:所述盖体上设有管槽,患者多数为平躺状态,设置管槽可以防止引流管折弯使吸液更通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孙彦利,未经孙彦利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1942.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中药吸管、中药袋及中药杯
- 下一篇:一种全金属干湿垃圾破袋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