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分屏显示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91258.4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02351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5 |
| 发明(设计)人: | 顾飏 | 申请(专利权)人: | 深圳市壹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 |
| 主分类号: | G06F1/16 | 分类号: | G06F1/16 |
| 代理公司: | 深圳余梅专利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4519 | 代理人: | 高真辉 |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市宝安区***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显示装置 | ||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分屏显示装置。分屏显示装置包括框架及至少一组活动式屏幕组件,框架用于可拆卸地套在显示屏之外,屏幕组件设在框架上,屏幕组件包括有分屏幕,分屏幕与显示屏组成多屏显示结构。框架用于夹持在显示屏之外,框架的夹持宽度可变。本实用新型通过框架将分屏幕架设在已有的显示屏上并组成多屏显示结构,显示屏可以是单独的显示屏,也可以是笔记本电脑的显示屏,以较低成本实现了分屏显示,还可以继续利用已有的显示屏或已有的笔记本电脑,提高了使用方便性,降低了使用门槛,有利于市场推广。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显示屏配套装置,尤其涉及一种分屏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笔记本电脑是市面常见的电脑终端类似之一。一般笔记本电脑是单个显示屏加上一个扁平电脑主体构成。在使用时,需要在显示屏发光一侧才能看到显示屏的内容,在笔记本电脑后端或者两侧是看不到显示屏内容的。有一些特殊笔记本电脑会具有双屏甚至三屏结构。譬如特殊场合使用的便携式双屏笔记本电脑,具有两块相互折叠的屏幕,一块屏幕供操作者观察使用,另一块屏幕则向外、供消费者观察和确认信息使用。
中国专利ZL201510170866.1公开了一种具有多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它包括具有键盘的主机本体、主屏幕以及一对副屏幕,主屏幕通过转轴转动安装于主机本体,一对副屏幕分别通过万向转轴安装于主机本体。该具有多屏幕的笔记本电脑包括一收合状态与一使用状态,在收合状态下,主屏幕叠置于主机本体上,一对副屏幕叠置于主屏幕、主机本体之间。在使用状态下,主屏幕从主机本体转动开启,一对副屏幕从主机本体向两侧翻转打开。笔记本屏幕在显示面积上可以增加一倍,并且还可以分别当做三个屏幕使用。笔记本屏幕另外既可以当做平板电脑使用,也可以当做大屏电脑使用,又可以当做三个分屏的电脑使用,同时也有可变形的功能。
中国专利ZL201911138851.1公开了一种收缩显示装置。它包括主屏幕组件以及至少一个副屏幕组件,主屏幕组件包括主框架以及安装在该主框架上的主屏幕,副屏幕组件包括副框架以及安装在该副框架上的副屏幕。副框架通过至少一个连接组件与主框架连接,连接组件包括相互滑动的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第一连接件安装在主框架上,第二连接件安装在副框架上。通过设计副屏幕组件以及相应的连接组件,第一连接件和第二连接件可相对滑动,从而使得副屏幕可以相对主屏幕滑动,实现副屏幕的打开和收缩,一方面,可以满足笔记本电脑的分屏需要,另一方面,可以进行收纳,不影响笔记本电脑易携带的特点。
以上这些结构均是在出厂的笔记本电脑屏幕上便已经带有双屏或者三屏结构,对于用户已有的单屏笔记本无法直接使用这些结构,因此以上结构适应性不高。有必要开发一种外设的分屏显示装置,可以直接应用在已有的单屏笔记本上,以较低成本实现分屏显示。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为克服现有技术的缺陷,而提供一种分屏显示装置,使其可以套在已有的屏幕上并实现分屏显示。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一种分屏显示装置,其包括框架及至少一组活动式屏幕组件,框架用于可拆卸地套在显示屏之外,屏幕组件设在框架上,屏幕组件包括有分屏幕,分屏幕与显示屏组成多屏显示结构。
框架用于夹持在显示屏之外,框架的夹持宽度可变。框架包括相互连接的匚型的第一分支架以及匚型的第二分支架,第一分支架和第二分支架分别用于套在显示屏的水平直线方向两侧,第一分支架和第二分支架在水平直线方向上相对之间位置可调节。
第一分支架和第二分支架之间设有至少一条弹力带,弹力带两端分别固定连接第一分支架、第二分支架,弹力带用于提供第一分支架、第二分支架对显示屏的夹紧力。
第一分支架和第二分支架分别设有固定弹力带的卡扣位,卡扣位中设有卡舌,弹力带一端固定扣在第一分支架的卡舌上,另一端固定扣在第二分支架的卡舌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深圳市壹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未经深圳市壹代数码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1258.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