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机电加工用固定装置有效
| 申请号: | 202021090411.1 | 申请日: | 2020-06-12 |
| 公开(公告)号: | CN212311844U | 公开(公告)日: | 2021-01-08 |
| 发明(设计)人: | 刘伟;李华波;王志晨;杨晴 | 申请(专利权)人: | 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 |
| 主分类号: | B25B11/00 | 分类号: | B25B11/00 |
| 代理公司: | 南京同泽专利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32245 | 代理人: | 蔡晶晶 |
| 地址: | 243031 安徽省***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 摘要: | |||
| 搜索关键词: | 机电 工用 固定 装置 | ||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机电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外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外表面的两侧设置有正反螺纹,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底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起到了对工件的上端进行固定,通过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内侧的两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起到了对工件下端固定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机电加工固定效果差,导致在加工时容易出现工件偏移,造成工件的损坏以及形成次品的问题。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机械技术领域,具体为机电加工用固定装置。
背景技术
机械技术是机电一体化的基础,机械技术的着眼点在于如何与机电一体化技术相适应,利用其他高、新技术来更新概念,实现结构上、材料上、性能上的变更,满足减小重量、缩小体积、提高精度、提高刚度及改善性能的要求,但现有的机电加工固定效果差,导致在加工时容易出现工件偏移,造成工件的损坏以及形成次品,为此,我们提出机电加工用固定装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机电加工用固定装置,具备固定效果好的优点,解决了现有的机电加工固定效果差,导致在加工时容易出现工件偏移,造成工件的损坏以及形成次品的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机电加工用固定装置,包括底板,所述底板顶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竖板,所述竖板外侧的上端固定安装有伺服电机,所述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螺纹杆,且螺纹杆外表面的两侧设置有正反螺纹,所述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所述螺纹套的底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气缸,所述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所述防护板内侧的两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所述伸缩杆的表面套设有减震弹簧,所述下固定板的底部通过复位弹簧与防护板的内侧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竖板的外侧固定连接有控制器,所述控制器正表面的上端嵌设有显示屏,所述控制器正表面的下端固定连接控制按键。
优选的,所述竖板的内侧开设有滑槽,所述防护板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滑轮,且滑轮滑动连接于滑槽的内腔中。
优选的,所述竖板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滑杆,所述滑杆的外表面滑动连接有滑套,且滑套的底部通过连接板与螺纹套的顶部固定连接。
优选的,所述底板底部的两侧固定连接有支撑腿,且支撑腿的底部固定连接有防滑垫。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本实用新型通过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传动连接有螺纹杆,螺纹杆的外表面螺纹连接有螺纹套,螺纹套的底部通过连接板固定连接有上固定板,起到了对工件的上端进行固定,通过气缸的顶部固定连接有防护板,防护板内侧的两端通过伸缩杆固定连接有下固定板,起到了对工件下端固定的效果,解决了现有的机电加工固定效果差,导致在加工时容易出现工件偏移,造成工件的损坏以及形成次品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显示屏结构示意图。
图中:1、底板;2、气缸;3、复位弹簧;4、下固定板;5、伸缩杆;6、防护板;7、减震弹簧;8、竖板;9、伺服电机;10、螺纹套;11、螺纹杆;12、上固定板;13、滑杆;14、滑套;15、控制器;16、滑槽;17、滑轮;18、显示屏;19、控制按键。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未经马鞍山职业技术学院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2021090411.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